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19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

中文摘要第12-16页
Abstract第16-21页
绪论第22-37页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与意义第22-27页
        一 论题的概念和范围第22-25页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的现状与历史第27-34页
        一 乡土小说整体研究的现状第27-29页
        二 西部乡土小说研究成果及局限第29-34页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34-37页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基本状况第37-60页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概况第37-43页
        一 伦理书写内容集中化第38-40页
        二 作家伦理书写姿态与批判立场的多样第40-42页
        三 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第42-43页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发展趋向第43-50页
        一 伦理批判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第44-47页
        二 伦理视野的扩展:由人文转向自然第47-48页
        三 评判标准的分化:从狭窄到多元第48-50页
    第三节 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伦理书写特征第50-60页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多元伦理书写第50-52页
        二 内陆封闭地理环境下传统伦理氛围的深厚第52-56页
        三 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民族特质第56-60页
第二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一家庭伦理第60-92页
    第一节 父子关系第60-68页
        一 多元的父子关系展现第61-66页
        二 父子关系的复杂趋向第66-68页
    第二节 夫妻关系第68-75页
        一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夫妻关系第69-74页
        二 夫妻关系的逆转第74-75页
    第三节 兄弟姐妹关系第75-82页
        一 兄弟姐妹关系的演变第76-80页
        二 日趋恶化的手足情份第80-82页
    第四节 邻里关系第82-87页
        一 和睦与淡化的邻里关系第82-85页
        二 重建现代邻里美德第85-87页
    第五节 城市化进程与乡村人伦变化第87-92页
        一 城市进程对乡村人际关系的影响第88-89页
        二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道德变化第89-92页
第三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二情爱伦理第92-118页
    第一节 情欲与伦理第92-98页
        一 保全道德压抑情欲第93-95页
        二 违背伦理追求爱情第95-98页
    第二节 生存与情爱第98-104页
        一 舍弃生命追求爱情第99-101页
        二 生存与伦理的两难选择第101-104页
    第三节 乱性与乱伦第104-112页
        一 婚姻禁忌与乱性第105-107页
        二 乱伦的主要类型第107-110页
        三 乱伦原因与道德惩罚第110-112页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第112-118页
        一 理想爱情的唯美与道德第113-115页
        二 现实爱情的功利与物化第115-118页
第四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之三正义伦理第118-146页
    第一节 人的正义第118-129页
        一 民的正义与变迁第119-123页
        二 官的正义与功利第123-129页
    第二节 自然正义第129-138页
        一 敬畏生命本真与回归自然正义第130-135页
        二 珍视动物正义与生命审美第135-138页
    第三节 人的存在与异化第138-146页
        一 人的生存审美形态第139-141页
        二 现代人性异化类型及原因第141-146页
第五章 西部乡土作家伦理书写的姿态第146-221页
    第一节 苦难伦理情怀第146-174页
        一 鬼子:阳光下的苦难第147-155页
        二 冯积岐:权势压制下的生存苦难第155-160页
        三 罗伟章:病态苦难第160-165页
        四 冉正万、王华:乡村家园苦难第165-174页
    第二节 乡村浪漫情怀第174-194页
        一 雪漠、郭雪波、漠月:大漠戈壁敬仰第174-188页
        二 郭文斌:乡村诗意的真善美第188-194页
    第三节 农家感恩情怀第194-211页
        一 石舒清、马金莲:农家感恩与乡土颂歌第194-204页
        二 了一容李进祥:为底层农家而写作第204-211页
    第四节 乡村伦理的坚守与困惑:贾平凹第211-221页
        一 平民立场与精英意识第211-214页
        二 现代伦理的期望与批判第214-216页
        三 伦理观念的杂糅与局限第216-221页
第六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艺术表现第221-258页
    第一节 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多重艺术借鉴第221-240页
        一 现实主义风格的主导第222-226页
        二 现代小说艺术的借鉴第226-234页
        三 民族宗教色彩下的魔幻与超现实第234-240页
    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诗性与散文化表现第240-248页
        一 自然人情境域下的诗性呈现第240-244页
        二 日常叙事与真情流露的散文化倾向第244-248页
    第三节 地方民俗、民歌与方言的运用第248-258页
        一 乡土风情中的民俗礼仪第248-250页
        二 地域方言和民歌的运用第250-258页
第七章 西部乡土小说中伦理书写的启示与思考第258-271页
    第一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整体向度第258-260页
    第二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价值与意义第260-265页
    第三节 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局限与反思第265-271页
        一 理想化伦理书写的局限第265-268页
        二 艺术审美高度的不足第268-271页
结语第271-274页
参考文献第274-292页
致谢第292-2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94-295页
附件第295页

论文共2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苜蓿中华根瘤菌Cu/Zn抗性机制及其促进天蓝苜蓿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