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调制理论论文

TCM-CPM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6-19页
        1.1.1 通信系统概述第16-18页
        1.1.2 编码调制技术第18-19页
    1.2 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19-20页
    1.3 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20-21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构第21-24页
第二章 TCM格状编码调制第24-34页
    2.1 TCM的提出第24-25页
    2.2 TCM系统模型第25-26页
    2.3 TCM的信号分集思想第26-29页
    2.4 TCM系统好码的搜索第29-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CPM调制技术第34-56页
    3.1 CPM的基本概念第34-44页
        3.1.1 CPM信号模型第34-35页
        3.1.2 几种常用的成形脉冲函数第35-39页
        3.1.3 相位状态定义第39-41页
        3.1.4 CPM信号的功率谱特征第41-42页
        3.1.5 CPM信号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第42-44页
    3.2 CPM信号分解模型第44-47页
    3.3 TCM-CPM的建立第47-53页
        3.3.1 CPE和CE的有效结合第47-49页
        3.3.2 TCM与CPM结合的信道编码第49-53页
    3.4 性能仿真噪声模型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TCM-CPM低复杂度解调算法及性能仿真第56-64页
    4.1 TCM-CPM相干解调系统的设计第56-60页
        4.1.1 基于相位距离的路径排除解调算法第56-57页
        4.1.2 相位距离表达式第57-59页
        4.1.3 基于相位距离的降低复杂度的方法第59页
        4.1.4 性能仿真第59-60页
    4.2 非相干解调系统的TCM-CPM设计第60-63页
        4.2.1 非相干检测的分支度量第60-61页
        4.2.2 简化状态非相干序列检测第61-62页
        4.2.3 仿真与分析第62-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两种克服相位模糊的算法第64-72页
    5.1 前端码型的设计第64-67页
        5.1.1 90 度旋转不变的编码调制系统第64页
        5.1.2 旋转不变TCM-CPM的构造第64-66页
        5.1.3 性能分析第66-67页
    5.2 后端数据辅助相位同步算法第67-70页
        5.2.1 TCM-CPM信号的判决引导相位估计第67-68页
        5.2.2 参数设定及仿真结果第68-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作者简介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港二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研究
下一篇:青海省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