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教育装备行业现状 | 第12页 |
1.1.2 实验实训室项目背景 | 第12-13页 |
1.1.3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项目可行性论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主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依据和原则 | 第16-17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市场分析 | 第19-24页 |
2.1 项目建设背景 | 第19-20页 |
2.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19页 |
2.1.2 经济环境 | 第19-20页 |
2.1.3 社会环境 | 第20页 |
2.1.4 技术因素 | 第20页 |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20页 |
2.3 市场现状及需求分析 | 第20-24页 |
2.3.1 项目投资者优势及教育装备制造业现状 | 第21页 |
2.3.2 市场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第3章 建设规模研究 | 第24-27页 |
3.1 建设规模的制约因素 | 第24-25页 |
3.1.1 市场因素 | 第24-25页 |
3.1.2 技术因素分析 | 第25页 |
3.1.3 环境因素分析 | 第25页 |
3.2 建设规模比选 | 第25-27页 |
3.2.1 生产能力 | 第26页 |
3.2.2 盈利能力 | 第26-27页 |
第4章 环境影响评价 | 第27-32页 |
4.1 项目建厂条件研究 | 第27-28页 |
4.1.1 地点与地理位置论证 | 第27页 |
4.1.2 建设条件论证 | 第27-28页 |
4.1.3 厂址选择研究结论 | 第28页 |
4.2 土地利用 | 第28-29页 |
4.2.1 依据 | 第28页 |
4.2.2 用地规划选址 | 第28页 |
4.2.3 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 第28页 |
4.2.4 项目功能分区情况 | 第28-29页 |
4.2.5 土地利用指标情况 | 第29页 |
4.3 建设地区环境概况 | 第29页 |
4.4 环境评价严格按照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来进行 | 第29页 |
4.5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其治理 | 第29-30页 |
4.5.1 废水及其污染治理效果 | 第29-30页 |
4.5.2 废气及其污染 | 第30页 |
4.5.3 噪声及其污染治理效果 | 第30页 |
4.5.4 固体污染源及其污染治理效果 | 第30页 |
4.6 环保监测设施方案 | 第30-31页 |
4.7 环境影响评价 | 第31-32页 |
第5章 建设方案论证 | 第32-55页 |
5.1 技术方案 | 第32页 |
5.2 工艺流程 | 第32-34页 |
5.2.1 职教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第32-33页 |
5.2.2 普教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5.3 项目工艺装备选型方案 | 第34-36页 |
5.3.1 工艺装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 第34页 |
5.3.2 主要工艺设备 | 第34-36页 |
5.4 工程方案论证 | 第36-38页 |
5.4.1 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 第36-37页 |
5.4.2 主体工程方案 | 第37-38页 |
5.5 总图运输 | 第38-39页 |
5.5.1 总平面按以下原则布置 | 第38页 |
5.5.2 方案如何布置 | 第38-39页 |
5.5.3 交通运输 | 第39页 |
5.6 公用辅助工程 | 第39-42页 |
5.6.1 厂区内部给排水工程 | 第39-40页 |
5.6.2 供电、通讯 | 第40-42页 |
5.6.3 暖通 | 第42页 |
5.7 劳动卫生 | 第42-43页 |
5.7.1 设计依据及标准 | 第42页 |
5.7.2 具体规定 | 第42-43页 |
5.8 劳动保护 | 第43-44页 |
5.8.1 生产过程中劳动安全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第43页 |
5.8.2 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 第43-44页 |
5.9 消防 | 第44-45页 |
5.9.1 火灾危险性分析 | 第44页 |
5.9.2 消防条件 | 第44页 |
5.9.3 消防措施和设施 | 第44-45页 |
5.10 原材料供应 | 第45-49页 |
5.11 燃料动力供应 | 第49页 |
5.12 节能方案分析 | 第49-55页 |
5.12.1 节能背景分析 | 第50页 |
5.12.2 节能措施综述 | 第50-51页 |
5.12.3 节水措施 | 第51-52页 |
5.12.4 用电节能措施 | 第52页 |
5.12.5 能耗指标 | 第52-53页 |
5.12.6 能源管理 | 第53-54页 |
5.12.7 节能效果分析结论 | 第54-55页 |
第6章 组织机构和定员 | 第55-57页 |
6.1 组织机构 | 第55页 |
6.2 劳动定员 | 第55-57页 |
第7章 项目进展及项目招标方案论证 | 第57-59页 |
7.1 项目进度 | 第57页 |
7.1.1 编制依据和原则 | 第57页 |
7.1.2 前期工作、建设工期 | 第57页 |
7.1.3 不同阶段实施进度计划及正式投产时间 | 第57页 |
7.2 面对项目的招标方案 | 第57-59页 |
第8章 财务分析 | 第59-64页 |
8.1 投资估算 | 第59-60页 |
8.1.1 投资估算基准依据 | 第59页 |
8.1.2 建设范围的估计 | 第59页 |
8.1.3 建设投资估算基础定额及费用 | 第59-60页 |
8.2 流动资金估算 | 第60页 |
8.3 总投资组合分析 | 第60页 |
8.4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 第60页 |
8.5 财务评价 | 第60-63页 |
8.5.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 第60-61页 |
8.5.2 销售收入估算 | 第61页 |
8.5.3 成本估算 | 第61-62页 |
8.5.4 盈利能力 | 第62页 |
8.5.5 盈亏分析 | 第62页 |
8.5.6 财务分析结论 | 第62-63页 |
8.6 结论 | 第63-64页 |
第9章 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 第64-68页 |
9.1 主要风险因素的识别 | 第64页 |
9.2 风险程度分析 | 第64-66页 |
9.2.1 市场风险 | 第64-65页 |
9.2.2 建设方案风险 | 第65页 |
9.2.3 管理风险 | 第65页 |
9.2.4 技术风险 | 第65-66页 |
9.2.5 资金风险 | 第66页 |
9.3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