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国内外参与分配立法概况第11-19页
    第一节 参与分配制度概念第11-13页
        一、参与分配的概念学说第11页
        二、参与分配的特征第11-13页
            (一)制度价值的公平性第11-12页
            (二)参与主体的局限性第12页
            (三)分配客体的特定性第12页
            (四)申请时间的时效性第12-13页
    第二节 境外相关的立法模式第13-15页
        一、德国立法模式第13-14页
        二、法国立法模式第14-15页
        三、瑞士立法模式第15页
    第三节 我国的立法现状第15-19页
        一、历史渊源第15-16页
        二、发展历程第16-17页
        三、现有的法律规定第17-19页
第二章 当前参与分配制度的实体问题第19-22页
    第一节 债务人问题第19-20页
        一、参与分配适用对象范围过窄第19页
        二、企业是否适用标准不清第19-20页
    第二节 债权人问题第20-21页
    第三节 参与分配的依据问题第21-22页
第三章 参与分配程序性问题第22-28页
    第一节 截止时间问题第22-23页
    第二节 公示公告程序欠缺第23页
    第三节 顺位和原则问题第23-25页
        一、顺位及原则的立法现状第23-24页
        二、顺位与原则的司法现状第24-25页
    第四节 救济途径不完善第25-28页
        一、救济成本较高第25页
        二、适用范围不清第25-26页
        三、提起主体不明确第26页
        四、其他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模糊第26页
        五、审查机构和程序不明确第26-27页
        六、胜诉利益归属不明确第27-28页
第四章 当前参与分配制度的完善思路第28-46页
    第一节 参与分配的当事人扩张第28-32页
        一、保全在先已经起诉的债权人第28-29页
        二、已经起诉且保全的债权人第29-30页
        三、特定情形下的企业法人第30-32页
        四、非金钱债权的债权人第32页
    第二节 明确参与分配的期间第32-34页
        一、开始要件第32-33页
            (一)公告体现了执行程序的公开性第32-33页
            (二)公告体现了司法公正第33页
        二、截止要件第33-34页
    第三节 调整参与分配的原则第34-36页
    第四节 明确参与分配受偿的顺位及标准第36-39页
        一、共益费用最优先清偿。第37页
        二、工人工资债权第37-38页
        三、法定优先权第38页
        四、税款第38-39页
        五、担保债权及普通债权第39页
        六、罚金、罚款第39页
    第五节 完善参与分配的救济途径第39-46页
        一、明确参与分配中执行异议的适用范围第39-41页
        二、完善参与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第41-43页
            (一)明确适用前提条件第41-42页
            (二)完善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的原告与被告第42页
            (三)明确未提出反对意见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第42-43页
        三、确定参与分配方案异议诉讼的收费标准第43-44页
        四、明确分配方案异议之诉讼利益的归属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件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点—轴理论的伊朗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下一篇:高温热暴露对γ-TiAl基合金Ti-46Al-5Nb-1W表面微裂纹萌生行为与疲劳寿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