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城市污水污泥制行道砖的工艺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污泥浓缩、脱水 | 第12-13页 |
| 1.2.1 污泥浓缩 | 第12页 |
| 1.2.2 污泥脱水 | 第12-13页 |
| 1.3 污泥处置的几种方法 | 第13-14页 |
| 1.4 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 | 第14-16页 |
| 1.5 国内外污泥制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理化性质检测 | 第19-22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 2.2.1 样品采集 | 第19页 |
| 2.2.2 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2.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20-2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污泥行道砖工艺试验研究 | 第22-32页 |
| 3.1 试验原料及主要设备 | 第22页 |
| 3.2 试验的操作步骤 | 第22-25页 |
| 3.2.1 试验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 3.2.2 物料混合及陈化 | 第23页 |
| 3.2.3 砖坯成型 | 第23-24页 |
| 3.2.4 砖坯干燥 | 第24页 |
| 3.2.5 高温焙烧 | 第24页 |
| 3.2.6 性能检测 | 第24-25页 |
| 3.3 污泥行道砖原料配比确定 | 第25-28页 |
| 3.4 正交试验 | 第28-30页 |
| 3.4.1 试验因素及水平探讨 | 第28页 |
| 3.4.2 正交试验表头的设计 | 第28页 |
| 3.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3.5 烧结砖烧结工艺简述 | 第30-3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不同工艺参数对污泥烧结行道砖性能的影响 | 第32-45页 |
| 4.1 污泥掺量对污泥烧结行道砖的影响 | 第32-36页 |
| 4.2 成型压力对污泥烧结行道砖的影响 | 第36-37页 |
| 4.3 烧成温度对污泥烧结行道砖的影响 | 第37-39页 |
| 4.4 保温时间对污泥烧结行道砖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5 码坯方式对污泥烧结行道砖的影响 | 第40页 |
| 4.6 其他性能指标检测 | 第40-43页 |
| 4.6.1 泛霜试验 | 第40-41页 |
| 4.6.2 冻融试验 | 第41-43页 |
| 4.6.3 重金属浸出 | 第43页 |
| 4.7 关于透水性的问题 | 第43-44页 |
| 4.8 关于抗压强度的问题 | 第44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污泥烧结行道砖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第45-46页 |
| 5.1 制砖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 | 第45页 |
| 5.1.1 臭味的控制 | 第45页 |
| 5.1.2 烟气污染物控制 | 第45页 |
| 5.2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第45-4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6-48页 |
| 6.1 结论 | 第46-47页 |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