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国际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根源 | 第12-17页 |
一、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 | 第12-14页 |
(一)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史 | 第12-13页 |
(二) 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理由 | 第13-14页 |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歧视政策 | 第14-15页 |
(一) 发展中国家农业歧视的根源 | 第14页 |
(二) 发展中国家剥夺农业剩余价值的途径 | 第14-15页 |
三、农业政策的扭曲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15-17页 |
第二章 WTO 农业谈判背景 | 第17-21页 |
一、GATT 农业谈判 | 第17-18页 |
二、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 | 第18-19页 |
三、多哈回合农业谈判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多哈回合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第21-31页 |
一、GATT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第21页 |
二、乌拉圭回合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第21-24页 |
(一) “绿箱”支持措施 | 第22页 |
(二) “蓝箱”支持措施 | 第22-23页 |
(三) 微量允许支持和发展性支持 | 第23页 |
(四) “黄箱”支持措施 | 第23-24页 |
三、多哈回合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第24-28页 |
(一) 扭曲贸易的国内总支持削减 | 第25页 |
(二) 综合支持量削减 | 第25-26页 |
(三) “绿箱”支持措施 | 第26-27页 |
(四) “蓝箱”支持措施 | 第27-28页 |
四、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状况 | 第28-29页 |
五、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多哈回合农业市场准入制度 | 第31-38页 |
一、GATT 农业市场准入制度 | 第31-32页 |
二、乌拉圭回合农业市场准入制度 | 第32-33页 |
(一) 关税化措施及其削减 | 第32页 |
(二) 市场准入关税配额 | 第32-33页 |
(三) 特别保障条款 | 第33页 |
三、多哈回合农业市场准入制度 | 第33-36页 |
(一) 使用分层公式削减关税 | 第34页 |
(二) 敏感产品和特殊产品 | 第34-35页 |
(三) 特殊保障机制 | 第35-36页 |
四、中国农业市场准入状况 | 第36-37页 |
五、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多哈回合农业出口竞争制度 | 第38-44页 |
一、GATT 农业出口补贴制度 | 第38页 |
二、乌拉圭回合农业出口竞争制度 | 第38-40页 |
(一) 《农业协议》对出口补贴的有关规定 | 第38-39页 |
(二) 出口补贴削减承诺 | 第39-40页 |
三、多哈回合农业出口竞争制度 | 第40-42页 |
(一) 出口补贴 | 第40-41页 |
(二) 出口信贷措施 | 第41页 |
(三) 出口国营贸易企业 | 第41-42页 |
(四) 粮食援助 | 第42页 |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状况 | 第42-43页 |
五、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影响多哈农业谈判进程的障碍 | 第44-47页 |
一、错综复杂的谈判力量格局 | 第44页 |
二、谈判议题的增加 | 第44-45页 |
三、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的积重难返 | 第45页 |
四、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农民生存 | 第45-47页 |
第七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 第47-51页 |
一、对我国农业的积极影响 | 第47页 |
二、对我国农业的消极影响 | 第47-48页 |
三、我国应对多哈农业谈判的策略 | 第48-51页 |
(一) 调整市场准入政策 | 第48-49页 |
(二) 加大国内支持力度 | 第49页 |
(三) 努力实现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我国优势农产品 | 第49-50页 |
(四) 加强我国农产品科研开发投入 | 第50页 |
(五) 完善我国农业法律支持体系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