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铜—银纳米合金的结构与相变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纳米合金形成与相变的实验研究及应用情况第10-14页
    1.2 纳米合金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情况第14-16页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方法理论基础第25-45页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第26-27页
    2.2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第27-32页
    2.3 MD模拟的粒子系综第32-35页
    2.4 MD模拟中的初始设置第35-36页
    2.5 从微观模拟结果计算宏观物理量第36-37页
    2.6 MD模拟结果的分析手段第37-39页
    2.7 LAMMPS程序第39页
    2.8 LAMMPS计算流程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第三章 铜银纳米合金形成过程的MD模拟第45-58页
    3.1 模拟初始模型第46-47页
    3.2 模拟过程第47-48页
    3.3 模拟结果分析第48-56页
        3.3.1 组成成分对铜银纳米合金形成的影响第48-52页
        3.3.2 团簇尺寸对铜银纳米合金形成的影响第52-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第四章 铜银纳米合金相变过程的MD模拟第58-66页
    4.1 模拟初始模型第58页
    4.2 模拟过程第58-59页
    4.3 模拟结果分析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第五章 铜银合金团簇的实验制备与显微分析第66-76页
    5.1 磁控溅射束流沉积系统第66-67页
    5.2 团簇的产生原理第67页
    5.3 铜银纳米合金的制备第67-68页
    5.4 铜银纳米合金的显微分析第68-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76-77页
    6.2 未来研究展望第77-79页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省译策略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运用: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交替传译案例分析
下一篇:法国公职PPCR协议:契机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