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点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套期会计准则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国内套期会计准则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商品期货套期活动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套期保值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一、套期保值 | 第17页 |
二、衍生金融工具 | 第17页 |
三、商品期货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套期会计基本概念 | 第18-21页 |
一、套期保值会计基本概念 | 第19页 |
二、套期会计分类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运用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准则的现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活动及运用套期会计现状 | 第21-24页 |
第二节 现行准则在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一、套期准则适用范围过窄的问题 | 第24-26页 |
二、企业自主性过大 | 第26-27页 |
三、披露的问题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一、市场层面 | 第28页 |
二、企业内控层面 | 第28页 |
三、准则层面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我国现行套期准则和《暂行规定》(2016)比较 | 第29-32页 |
一、我国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准则修订历程 | 第29-30页 |
二、《暂行规定》(2016)与CAS24对比 | 第30-32页 |
第四章 R公司套期会计应用分析 | 第32-47页 |
第一节 公司及套期保值活动情况简介 | 第32-33页 |
一、公司简介 | 第32页 |
二、公司套期保值策略 | 第32页 |
三、公司套期保值活动分工和流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公司套期保值风险及控制措施 | 第33-34页 |
一、外部风险 | 第33-34页 |
二、内部风险 | 第34页 |
三、企业风险控制措施 | 第34页 |
第三节 公司套期保值实例会计处理 | 第34-47页 |
一、企业套期政策和案例简介 | 第34-35页 |
二、R公司套期有效性测试 | 第35-36页 |
三、套期保值会计处理 | 第36-43页 |
四、R公司运用CAS24套期准则的评价 | 第43-44页 |
五、《暂行规定》(2016)下企业的披露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新规对套期会计实务的预期影响 | 第47-50页 |
第一节 新规执行的预期影响及评价 | 第47-48页 |
一、被套期项目范围扩大的影响 | 第47页 |
二、套期有效性评估方法的改变 | 第47页 |
三、账务会计处理细化 | 第47页 |
四、增加了再平衡机制 | 第47-48页 |
五、披露和列报 | 第48页 |
第二节 新规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48-50页 |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 | 第48页 |
二、账务处理的细节 | 第48页 |
三、套期关系评估 | 第48-49页 |
四、宣传和推广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不足 | 第50-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0-51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二、对暂行规定在实际运用中各参与方的建议 | 第51页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