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4页 |
1.1 NF-κB信号通路介绍 | 第9-13页 |
1.1.1 NF-κB信号通路是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 | 第9页 |
1.1.2 NF-κB信号通路中主要蛋白分子简介 | 第9-11页 |
1.1.3 NF-κB信号通路总览 | 第11-13页 |
1.2 NleC蛋白简介 | 第13-17页 |
1.2.1 NleC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 第13页 |
1.2.2 Nle系列毒力因子简介 | 第13-16页 |
1.2.3 NleC与NF-κB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1.2.4 NleC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化学特征 | 第17页 |
1.3 RIP1蛋白简介 | 第17-22页 |
1.3.1 RIP1和NF-κB的关系 | 第17-19页 |
1.3.2 Necrostatin与坏死性凋亡简介 | 第19-21页 |
1.3.3 RIP1蛋白的的生物化学特征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 第22-2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3-24页 |
第2章 NleC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24-66页 |
2.1 前言与综述 | 第24-25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 | 第25-26页 |
2.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第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 第26-52页 |
2.3.1 基本分子克隆操作方法 | 第26-39页 |
2.3.2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39-45页 |
2.3.3 重组蛋白NleC的结晶 | 第45-48页 |
2.3.4 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48-51页 |
2.3.5 蛋白酶活实验 | 第51页 |
2.3.6 生物信息学工具 | 第51-52页 |
2.4 NleC蛋白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52-66页 |
2.4.1 NleC蛋白结构概览 | 第52-55页 |
2.4.2 NleC蛋白活性位点/锌离子结合位点的结构特点 | 第55-59页 |
2.4.3 NleC对p65识别机制和相互作用表面相关研究 | 第59-66页 |
第3章 RIP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66-91页 |
3.1 前言与综述 | 第66-67页 |
3.2 实验材料准备 | 第67页 |
3.2.1 实验药品和相关耗材 | 第6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3.3 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 第67-75页 |
3.3.1 分子克隆 | 第67页 |
3.3.2 昆虫细胞Bac to Bac表达系统 | 第67-69页 |
3.3.3 蛋白RIP1的表达纯化以及结晶 | 第69-71页 |
3.3.4 激酶活性检测实验 | 第71-73页 |
3.3.5 衍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73-75页 |
3.4 RIP1激酶结构域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75-91页 |
3.4.1 RIP1激酶结构域结构概览 | 第75-77页 |
3.4.2 RIP1和Nec-1a结合的空间结构特点 | 第77-80页 |
3.4.3 Nec-1a结合的RIP1激酶结构域的构象处于失活状态 | 第80-83页 |
3.4.4 RIP1和Nec-4 及Nec-3a结合的空间结构特点 | 第83-87页 |
3.4.5 RIP1和CDK2及B-RAF的结构比对 | 第87-91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9页 |
4.1 研究总结 | 第91-94页 |
4.1.1 有关NleC研究总结讨论 | 第91-93页 |
4.1.2 有关RIP1研究总结讨论 | 第93-94页 |
4.2 待解决的问题 | 第94-96页 |
4.2.1 NleC对底物的识别 | 第94-95页 |
4.2.2 RIP1蛋白更多结构信息的获得 | 第95页 |
4.2.3 NleC和RIP1结构信息对于药物设计意义的挖掘 | 第95-96页 |
4.3 前景展望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