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氯霉素核酸适体的筛选及基于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的建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Aptamer的研究状况第14-19页
        1.1.1 SELEX技术原理及筛选步骤第14-15页
        1.1.2 核酸适体筛选中的分离方法第15-17页
        1.1.3 核酸适体的应用第17-19页
    1.2 氯霉素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第19-21页
        1.2.1 传统的检测方法第19页
        1.2.2 基于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第19-21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第21-24页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1页
        1.3.2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氯霉素核酸适体的体外SELEX筛选与鉴定第24-40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4-27页
        2.1.1 初级单链寡核苷酸文库与引物第24页
        2.1.2 选用的主要试剂第24-25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1.4 配制缓冲液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31页
        2.2.1 CAP-base与羧基磁珠的偶联第27-28页
        2.2.2 SELEX体外筛选过程第28-30页
        2.2.3 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0页
        2.2.4 解离常数(K_d)的测定第30-31页
        2.2.5 特异性分析第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38页
        2.3.1 CAP-base与羧基磁珠的偶联第31-33页
        2.3.2 SELEX体外筛选过程第33-34页
        2.3.3 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第34-36页
        2.3.4 解离常数(K_d)的测定第36-37页
        2.3.5 特异性实验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基于实时荧光PCR的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的建立第40-54页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0-42页
        3.1.1 Aptamer、引物、固定探针的设计与合成第40页
        3.1.2 试剂第40-41页
        3.1.3 仪器设备第41页
        3.1.4 主要缓冲液的配制第41-42页
    3.2 实验方法第42-45页
        3.2.1 建立氯霉素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体系第42-43页
        3.2.2 确定固定探针的长度第43页
        3.2.3 Aptamer浓度的优化第43页
        3.2.4 确定BufferA中NaCl的浓度第43-44页
        3.2.5 共育时间的确定第44页
        3.2.6 制定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第44页
        3.2.7 确定最低检测限第44页
        3.2.8 特异性实验第44页
        3.2.9 牛奶中氯霉素的检測第44-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52页
        3.3.1 基于荧光定量PCR建立的氯霉素核酸适体体系的原理第45-46页
        3.3.2 确定固定探针的长度第46-47页
        3.3.3 Aptamer浓度的优化第47-48页
        3.3.4 确定Buffer A中NaCl的浓度第48页
        3.3.5 共育时间的确定第48-49页
        3.3.6 制定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第49-51页
        3.3.7 确定最低检测限第51页
        3.3.8 特异性分析第51-52页
        3.3.9 牛奶中氯霉素的检测第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4.1 总结第54-56页
        4.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68-71页
附件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人力资源评价指标改进与规划建议
下一篇:盘锦市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