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儿童精神病论文

基于共情—系统化理论的儿童自闭症干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第8-9页
        1.2.1 创新之处第8页
        1.2.2 研究难点第8-9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2.1 自闭症谱系障碍第9-10页
        2.1.1 ASD的流行病学研究第9页
        2.1.2 ASD的诊断第9-10页
    2.2 共情-系统化理论第10-19页
        2.2.1 ASD相关理论的发展第10-12页
        2.2.2 共情-系统化理论的提出第12-13页
        2.2.3 共情-系统化理论的内涵第13-16页
        2.2.4 共情-系统化理论的评价第16-17页
        2.2.5 共情-系统化理论研究现状第17-19页
    2.3 “运输机”干预材料第19-21页
    2.4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及本研究思路第21-23页
        2.4.1 国内外研究启示第21页
        2.4.2 本研究思路第21-23页
第3章 研究过程第23-28页
    3.1 研究目的第23页
    3.2 研究假设第23页
    3.3 研究方法第23-28页
        3.3.1 被试第23-24页
        3.3.2 研究工具和内容第24-27页
        3.3.3 研究条件第27页
        3.3.4 研究程序第27-28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4.1 ASD儿童与TD儿童在儿童EQ-SQ量表得分上的比较第28页
    4.2 ASD儿童干预组两轮干预效果比较第28-29页
    4.3 三组被试情绪词汇的掌握情况第29-30页
    4.4 三组被试情境-表情匹配任务完成情况第30-32页
    4.5 三组被试的简单效应分析第32-33页
    4.6 ASD干预组个案观察及家长的访谈情况第33-34页
第5章 讨论第34-36页
    5.1 ASD儿童E-S理论的跨文化讨论第34页
    5.2 “运输机”对ASD儿童共情能力的提高第34-3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36-38页
    6.1 结论第36页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6-38页
附录A第38-40页
附录B第40-42页
附录C第42-44页
附录D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问卷的编制
下一篇:高中生自我表露、人际信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