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隐逸语境下的明代文人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1章 山水画点景人物界定第10-13页
    1.1 点景人物定义第10-11页
    1.2 点景人物在画面中的审美价值第11-13页
第2章 山水画中人物风格的转变第13-20页
    2.1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第13-15页
    2.2 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第15-16页
    2.3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第16-17页
    2.4 符号化程式化第17-20页
第3章 明代隐逸意象点景人物图式第20-29页
    3.1 明代初期的世俗化第20-22页
    3.2 吴门画派的亦俗亦隐第22-25页
    3.3 明代后期的隐逸回归第25-26页
    3.4 对清代点景人物发展的影响第26-29页
第4章 明代山水画中隐逸点景人物分类第29-33页
    4.1 羽衣蹁跹的神仙道人第29-30页
    4.2 洒脱不羁的名流圣贤第30-31页
    4.3 黄冠草服的平民百姓第31-33页
第5章 明代山水画中隐逸人物符号第33-41页
    5.1 临江、观溪第33-35页
    5.2 雅集、幽坐第35-36页
    5.3 骑驴、策杖第36-38页
    5.4 渔隐、乘舟第38-41页
第6章 对当今中国画创作实践启示第41-46页
    6.1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现状第41-42页
    6.2 当代点景山水对明代山水的继承第42-43页
    6.3 当代山水画点景人物的发展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
下一篇:当代工笔人物画的阴柔之美--以何家英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