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10-12页 |
1.1.1 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旅游地品牌视觉形象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17-25页 |
2.1 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视觉符号” | 第17-20页 |
2.1.1 视觉图形与符号 | 第17-19页 |
2.1.2 符号与视觉传达 | 第19-20页 |
2.2 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概述 | 第20-22页 |
2.2.1 旅游品牌视觉形象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2.2 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内容和价值体现 | 第21-22页 |
2.3 设计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22-25页 |
2.3.1 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视觉思维与形式 | 第22-24页 |
2.3.2 媒介变迁与视觉形象设计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价值意义 | 第25-31页 |
3.1 贯穿少数民族村寨的历史和现代性 | 第25-27页 |
3.2 联系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独特与大众性 | 第27-28页 |
3.3 关联少数民族村寨的人文与商业性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原则 | 第31-37页 |
4.1 强调民族文化核心地位 | 第31-32页 |
4.2 彰显民族艺术审美形式 | 第32-34页 |
4.3 因地制宜协同生态发展 | 第34-35页 |
4.4 数字时代适应媒介更新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实践研究——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 | 第37-55页 |
5.1 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基础分析 | 第37-38页 |
5.1.1 肇兴侗寨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 第37页 |
5.1.2 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5.2 肇兴侗寨民族文化现象撷取——视觉设计元素来源 | 第38-44页 |
5.2.1 鼓楼花桥凝匠心 | 第38-41页 |
5.2.2 心灵手巧擅纺织 | 第41-42页 |
5.2.3 原生侗音醉天籁 | 第42-43页 |
5.2.4 无酸不欢爽开怀 | 第43-44页 |
5.3 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构思及中心定位 | 第44-45页 |
5.4 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创作方案 | 第45-55页 |
5.4.1 选取元素的图形符号推导过程 | 第45-47页 |
5.4.2 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基础系统设计 | 第47-48页 |
5.4.3 肇兴侗寨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应用系统设计 | 第48-53页 |
5.4.4 设计总结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图形手绘原稿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