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水稻胚乳淀粉特性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第一章:文献综述第11-26页
    1 淀粉特性第11-15页
        1.1 淀粉化学组成第11-12页
        1.2 淀粉晶体结构第12-13页
        1.3 淀粉形态结构第13-14页
        1.4 淀粉热特性第14-15页
        1.5 淀粉水解特性第15页
    2 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淀粉特性的影响第15-17页
        2.1 淀粉合成相关酶第15-16页
        2.2 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淀粉特性的影响第16-17页
    3 高直链淀粉谷物胚乳异形淀粉粒第17-19页
        3.1 高直链淀粉谷物的培育第17-18页
        3.2 高直链淀粉谷物胚乳异形淀粉粒第18-19页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试验材料来源、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9页
    5 参考文献第19-26页
第二章: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水稻胚乳发育淀粉特性的影响第26-43页
    1 引言第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2.1 试验材料第26-27页
        2.2 淀粉分离第27页
        2.3 淀粉碘吸收光谱分析第27页
        2.4 淀粉分子量分布分析第27-28页
        2.5 淀粉X-射线衍射分析第28页
        2.6 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分析第28页
        2.7 淀粉酶水解特性测定第28页
        2.8 数据分析第2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8-39页
        3.1 发育淀粉碘吸收光谱第28-30页
        3.2 发育淀粉分子量分布第30-33页
        3.3 发育淀粉晶体结构第33-36页
        3.4 发育淀粉短程有序结构第36-37页
        3.5 发育淀粉酶水解特性第37-39页
    4 结论第39页
    5 参考文献第39-43页
第三章: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水稻籽粒不同区域淀粉特性的影响第43-58页
    1 引言第4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3-45页
        2.1 试验材料第43页
        2.2 籽粒形态观察第43页
        2.3 籽粒不同区域胚乳组织的制备第43-44页
        2.4 淀粉分离第44页
        2.5 淀粉分子量分布分析第44页
        2.6 支链淀粉精细结构分析第44页
        2.7 淀粉晶体结构分析第44-45页
        2.8 统计分析第4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5-56页
        3.1 成熟水稻种子观察第45页
        3.2 成熟籽粒不同区域胚乳淀粉分子量分布第45-48页
        3.3 成熟籽粒不同区域胚乳淀粉支链淀粉精细结构第48-51页
        3.4 成熟籽粒不同区域胚乳淀粉晶体结构第51-52页
        3.5 发育籽粒不同区域胚乳淀粉分子量分布第52-54页
        3.6 发育籽粒不同区域胚乳淀粉晶体结构第54-56页
    4 结论第56页
    5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四章:高直链淀粉水稻胚乳异形淀粉粒的消化特性第58-77页
    1 引言第58-5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9-61页
        2.1 植物材料第59页
        2.2 异形淀粉粒分离纯化第59-60页
        2.3 淀粉体外消化动态测定第60页
        2.4 淀粉酶水解动态测定第60页
        2.5 淀粉消化和水解动力学参数和数据拟合方法第60页
        2.6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第60页
        2.7 X-射线衍射分析第60-61页
        2.8 衰变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61页
        2.9 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第61页
        2.10 数据分析第6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1-74页
        3.1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第61-63页
        3.2 淀粉酶水解特性第63-66页
        3.3 淀粉消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第66-68页
        3.4 淀粉消化过程中晶体结构的变化第68-70页
        3.5 淀粉消化过程中短程有序结构的变化第70-72页
        3.6 淀粉消化过程中片层结构的变化第72-74页
    4 结论第74页
    5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五章:高直链淀粉水稻和玉米淀粉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性比较第77-92页
    1 引言第7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2.1 植物材料第77页
        2.2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第77-78页
        2.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和荧光辅助毛细管电泳分析第78页
        2.4 X-射线衍射分析第78页
        2.5 糊化特性测定第78页
        2.6 膨胀势测定第78页
        2.7 粘滞性分析第78页
        2.8 淀粉水解动态测定第78-79页
        2.9 体外消化分析第79页
        2.10 统计分析第7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9-88页
        3.1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第79页
        3.2 淀粉分子量分布第79-80页
        3.3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第80-81页
        3.4 淀粉晶体结构第81-82页
        3.5 淀粉热力学特性第82-83页
        3.6 淀粉膨胀势第83-84页
        3.7 淀粉粘滞性第84-85页
        3.8 淀粉水解特性第85-86页
        3.9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第86-88页
    4 结论第88页
    5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尺度下北京公园绿地颗粒物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下一篇: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冠层光合生产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