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落叶松论文--日本落叶松论文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冠层光合生产力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3页
    1.1 引言第20-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20-21页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2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30页
        1.2.1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第21-27页
        1.2.2 树木呼吸作用研究第27-30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30-32页
        1.3.1 研究目标第30页
        1.3.2 研究内容第30-32页
    1.4 技术路线第32-3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3-4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3-34页
    2.2 林分及样木选择第34-35页
    2.3 针叶生理和形态参数的测定第35-40页
        2.3.1 光合作用指标的测定第35-38页
        2.3.2 叶面积测定及比叶面积的计算第38-39页
        2.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9页
        2.3.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第39-40页
        2.3.5 针叶养分含量的测定第40页
    2.4 枝干呼吸作用的测定第40-43页
        2.4.1 枝条呼吸的测定第41-42页
        2.4.2 树干呼吸的测定第42-43页
    2.5 冠层光合净初级生产力和呼吸消耗的估算第43-45页
        2.5.1 冠层光合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第43-44页
        2.5.2 呼吸碳消耗量估算第44-45页
    2.6 数据分析第45-46页
第三章 针叶养分、生理和形态参数时空变化第46-56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47-55页
        3.1.1 针叶养分、生理和形态参数季节变化第47-51页
        3.1.2 针叶养分、生理和形态参数空间变化第51-53页
        3.1.3 林龄对针叶养分、生理和形态参数的影响第53-54页
        3.1.4 针叶化学计量比、生理和形态参数与养分含量的关系第54-55页
    3.2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光合响应参数时空异质性第56-65页
    4.1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4.1.1 光合响应参数方位间差异第56-57页
        4.1.2 光合响应参数冠层间差异第57-59页
        4.1.3 光合响应参数季节变化第59-62页
        4.1.4 林龄间光合响应参数的差异第62页
        4.1.5 最大光合速率与生理参数的关系第62-63页
    4.2 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光合特性对冠层环境变化的适应第65-76页
    5.1 结果与分析第66-75页
        5.1.1 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日变化第66页
        5.1.2 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季节动态第66-71页
        5.1.3 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空间变异第71-72页
        5.1.4 林龄对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的影响第72页
        5.1.5 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72-75页
    5.2 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冠层光合作用及生产力垂直变异第76-82页
    6.1 结果与分析第76-81页
        6.1.1 垂直冠层间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日变化第76-77页
        6.1.2 光合参数及环境因子在垂直冠层间的差异第77-79页
        6.1.3 光合参数和环境因子与相对冠高的关系第79页
        6.1.4 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79-80页
        6.1.5 叶面积及光合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第80-81页
    6.2 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枝干呼吸作用研究第82-88页
    7.1 结果与分析第83-87页
        7.1.1 枝干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第83-85页
        7.1.2 枝呼吸速率空间变化第85-86页
        7.1.3 枝干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第86-87页
    7.2 小结第87-88页
第八章 冠层生产力研究第88-96页
    8.1 结果与分析第88-95页
        8.1.1 冠层枝叶面积的估算与分布第88-90页
        8.1.2 冠层叶光合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第90-91页
        8.1.3 冠层枝干呼吸量估算第91-94页
        8.1.4 单木地上光合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第94-95页
    8.2 小结第95-96页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及展望第96-113页
    9.1 结论第96-98页
    9.2 讨论第98-111页
        9.2.1 季节变化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98-100页
        9.2.2 冠层位置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00-104页
        9.2.3 林龄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04-105页
        9.2.4 季节变化对枝干呼吸的影响第105-107页
        9.2.5 冠层位置对枝干呼吸的影响第107-108页
        9.2.6 林龄对枝干呼吸的影响第108页
        9.2.7 冠层位置对光合生产力的影响第108-110页
        9.2.8 林龄对光合生产力的影响第110-111页
    9.3 研究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34页
附录第134-137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表达对水稻胚乳淀粉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OsU496A在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