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1-12页 |
1.4 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 供应链信用风险传染的存在性 | 第14-15页 |
2.2 供应链信用风险传染的成因 | 第15-17页 |
2.2.1 传染性违约相关 | 第15-16页 |
2.2.2 周期性违约相关 | 第16-17页 |
2.3 供应链信用风险的评价研究 | 第17-18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3章 基于隐式股权的供应链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理论和模型分析 | 第19-41页 |
3.1 基于隐式股权的传染性违约相关 | 第19-28页 |
3.1.1 传染性违约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分析 | 第19-24页 |
3.1.2 传染性违约相关的模拟分析 | 第24-28页 |
3.2 基于隐式股权的周期性违约相关 | 第28-38页 |
3.2.1 周期性违约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分析 | 第29-33页 |
3.2.2 周期性违约相关的模拟分析 | 第33-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4章 供应链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的实证分析 | 第41-81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41-44页 |
4.1.1 相关分析 | 第41页 |
4.1.2 Copula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4.1.3 多元Copula函数下供应链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研究 | 第43-44页 |
4.2 传染性违约相关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44-66页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4页 |
4.2.2 中集集团供应链 | 第44-51页 |
4.2.3 中国联通供应链 | 第51-58页 |
4.2.4 华闻传媒供应链 | 第58-65页 |
4.2.5 多条供应链比较与分析 | 第65-66页 |
4.3 周期性违约相关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66-80页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66-67页 |
4.3.2 从紧货币政策下的中集集团供应链 | 第67-71页 |
4.3.3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中集集团供应链 | 第71-74页 |
4.3.4 稳健货币政策下的中集集团供应链 | 第74-78页 |
4.3.5 不同宏观经济形势下的中集集团供应链比较与分析 | 第78-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82-84页 |
符号说明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