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2页 |
1.2.1 本文研究主要思路 | 第9-10页 |
1.2.2 结构图 | 第10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4 创新点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 第12-13页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2 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 第13-14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3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 第14-16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3 理论基础及概念 | 第16-20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3.1.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7页 |
3.1.3 激励理论 | 第17-18页 |
3.2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3.2.1 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 第18页 |
3.2.2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 第18-19页 |
3.2.3 融资优序 | 第19-20页 |
4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资产负债的行业比较分析 | 第20-25页 |
4.1 创业板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 第20-21页 |
4.2 不同行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差异情况 | 第21-22页 |
4.3 不同行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差异情况 | 第22-23页 |
4.4 不同行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差异情况 | 第23页 |
4.5 不同行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差异情况 | 第23-25页 |
5 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5.2 样本选择 | 第26页 |
5.3 变量选择 | 第26-28页 |
5.3.1 解释变量 | 第26页 |
5.3.2 被解释变量 | 第26页 |
5.3.3 控制变量 | 第26-27页 |
5.3.4 模型建立 | 第27-28页 |
6 实证分析 | 第28-37页 |
6.1 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28-29页 |
6.2 相关变量皮尔森系数分析 | 第29页 |
6.3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债务融资整体回归 | 第29-31页 |
6.4 创业板上市公司分行业回归分析 | 第31-34页 |
6.4.1 创业板上市公司各行业样本均值分析 | 第31-32页 |
6.4.2 股权结构对各行业债务融资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32-34页 |
6.5 敏感性分析 | 第34-35页 |
6.6 实证结论 | 第35-37页 |
7 研究对策建议 | 第37-40页 |
7.1 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37页 |
7.2 加强股东大会作用 | 第37页 |
7.3 完善激励机制,推动经理人市场的发展 | 第37-38页 |
7.4 引入不同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发展多元化股权结构 | 第38页 |
7.5 对于不同行业的债务融资行为要加以区别对待。 | 第38页 |
7.6 研究的不足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