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残疾人论文

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8-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 研究背景第8-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页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四) 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五)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残疾儿童康复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第15-18页
    (一) 残疾儿童第15页
    (二) 残疾儿童康复第15-16页
    (三) 社会保障层次理论第16页
    (四) 研究残疾儿童康复中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第16-18页
二、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保障现状第18-21页
    (一) 东莞市残疾儿童及其康复教育机构的现状第18-19页
    (二) 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的社会保障现状第19-21页
        1. 在经济保障方面建立了残疾津贴制度和经济补贴制度第19页
        2. 在服务保障上,建立了分类的服务提供方式第19-20页
        3. 在精神保障上,提出了融合教学的模式第20-21页
三、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第21-29页
    (一) 经济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较窄第21-23页
        1. 社会救助门槛高,申领程序繁琐第21-22页
        2. 对残疾儿童家庭人员就业政策照顾落实不到位第22-23页
    (二) 服务保障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第23-27页
        1. 医疗保险可报销比例偏低第23-24页
        2. 特殊教育服务供不应求第24-25页
        3. 家庭服务保障制度滞后第25-27页
    (三) 精神保障重视不够,造成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缺失第27-29页
        1. 缺少对关注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造成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系疏离第27页
        2. 缺少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疏导,家庭生活的限制造成了边缘性现象第27-29页
四、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社会保障现存问题的根源分析第29-32页
    (一) 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滞后,缺乏对发展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长远展望第29-30页
    (二) 政府角色不明,缺乏对社会服务力量的引导与扶持第30-31页
        1. 政府在扶持民办康复机构发展上的错位第30页
        2. 政府在引导社工团体介入上的缺位第30-31页
    (三) 社会环境优化不力,没有形成有利于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氛围第31-32页
五、东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第32-37页
    (一) 凸显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健全残疾儿童康复经济福利制度第32-34页
        1. 建立残疾家庭生活补偿机制,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第32页
        2. 拓宽社会保障政策的覆盖面,加快残疾儿童康复进程第32-33页
        3. 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促进康复持续化第33-34页
    (二) 明确政府角色,完善残疾儿童康复的服务保障方式第34-35页
        1. 强化服务中心统筹作用,建立统一完善的民办康复机构进出机制第34页
        2.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以及家庭内部关系网络机制第34-35页
    (三) 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满足残疾儿童康复的精神需求第35-37页
        1. 务实引导式教育基础,提高家长的康复知识水平第35页
        2. 加强随班就读制度,让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真正融合第35-36页
        3. 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消除社会对残疾儿童以及残疾家庭的歧视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桂林市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研究--以山西省隰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