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大提琴论文

陈其钢作品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的音高组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一、研究缘起第7-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第一章 陈其钢的创作背景第11-17页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状况第11-12页
    第二节 陈其钢的成长及求学背景第12-14页
    第三节 陈其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概况第14-16页
    第四节 《逝去的时光》的创作第16-17页
第二章 旋律形态分析第17-29页
    第一节 完整的五声性旋律第17-19页
    第二节 不完整的五声性旋律第19-21页
    第三节 加入变音的五声性旋律第21-27页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音高材料组织分析第29-56页
    第一节 音群的音高材料第29-33页
        一、乐音音群第29-30页
        二、噪音音群第30-33页
    第二节 音程的运用第33-34页
    第三节 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音高材料第34-39页
        一、旋律与和弦的纵合方式第34-36页
            1, 旋律原型的直接纵合方式第35页
            2, 依据旋律材料重新组织的纵合方式第35-36页
        二、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和弦结构第36-39页
            1, 和弦类型第37-38页
            2, 和弦进行第38-39页
    第四节 和弦结构形态第39-49页
        一、三度叠置和弦第39-40页
        二、非三度叠置和弦第40-43页
            1, 四度叠置和弦第40-41页
            2, 五度叠置和弦第41-42页
            3, 二度叠置和弦第42-43页
        三、复合和弦第43-45页
        四、附加音和弦第45-46页
        五、十二音和弦第46-49页
    第五节 对称结构写作第49-55页
        一、对称结构和弦第49-50页
        二、对称结构音列第50-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调性的处理手法第56-62页
    第一节 整体调性布局第56-58页
    第二节 旋律与旋律之间的调性关系第58-59页
    第三节 旋律与和声之间的调性关系第59-61页
        一、和声本体非单一调性的处理第60页
        二、和弦与和弦纵向上的非单一调性的处理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其它音乐要素第62-72页
    第一节 音响的特征第62-65页
        一、音区的布局第62-64页
        二、音色的使用第64-65页
    第二节 复调技法特征第65-66页
    第三节 节拍、节奏的技法特征第66-70页
        一、非传统概念的常规节拍第66-68页
        二、等差数列节奏第68-69页
        三、提示性节奏第69-70页
    第四节 东方与西方器乐的融合第70-72页
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涅槃中的经典·浅谈歌剧《伤逝》中子君角色塑造的艺术特征及咏叹调演唱技法解析
下一篇:柳琴新作《将进酒》的音乐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