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国内外桥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已有桥梁安全性评价研究成果综述 | 第9-11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桥梁安全评价理论方法 | 第14-34页 |
| ·概述 | 第14-17页 |
| ·常用的桥梁安全评价方法 | 第17-32页 |
| ·常规综合评估法 | 第17-19页 |
| ·专家系统评估法 | 第19-22页 |
|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 | 第22-23页 |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3-26页 |
| ·特尔斐专家评估法 | 第26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26-30页 |
| ·变权综合评估法 | 第30-32页 |
| ·几种方法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3页 |
| ·几种方法的比较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混凝土梁桥典型病害特征和形成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 ·典型病害特征 | 第34-35页 |
| ·混凝土裂缝 | 第34页 |
| ·梁体整体外观较差 | 第34-35页 |
| ·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 | 第35页 |
| ·其它病害 | 第35页 |
| ·混凝土梁桥典型病害形成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 ·规划不当 | 第35-36页 |
| ·设计不良 | 第36页 |
| ·施工不严 | 第36-37页 |
| ·荷载作用 | 第37页 |
| ·环境作用 | 第37页 |
| ·自然灾害 | 第37-38页 |
| ·人为因素 | 第38页 |
| ·耐久性评估等级划分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1-65页 |
| ·评价模型的内容 | 第41-43页 |
| ·确定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 ·桥梁的评估内容 | 第42页 |
| ·建立梁桥工作状态综合评估的评价集 | 第42-43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53页 |
| ·指标层因素的确定 | 第53页 |
|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 第53-63页 |
| ·综合评估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综合评价方法与某大桥安全性实例分析 | 第65-80页 |
| ·工程概况 | 第65页 |
| ·桥梁典型病害 | 第65-66页 |
| ·城市桥梁状态综合评估 | 第66-79页 |
| ·底层指标评估等级向量的确定 | 第66-69页 |
| ·各层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第69-71页 |
| ·综合评估 | 第71-77页 |
| ·规范评估结果 | 第77-79页 |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