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g-C3N4与锰氧化合物复合材料用于光热协同催化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研究背景第9-26页
    1.1 环境污染概况第9页
    1.2 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影响第9-12页
        1.2.1 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第9-11页
        1.2.2 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第11-12页
    1.3 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第12-17页
        1.3.1 吸附法第12-13页
        1.3.2 生物法第13页
        1.3.3 高级氧化法第13-14页
        1.3.4 电催化法第14页
        1.3.5 光催化法第14-15页
        1.3.6 多技术协同处理第15-16页
        1.3.7 复合高级氧化技术第16-17页
    1.4 催化剂研究现状第17-24页
        1.4.1 锰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2 g-C_3N_4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3 g-C_3N_4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实验部分第26-32页
    2.1 原料与试剂第26-27页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7-28页
        2.2.1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27页
        2.2.2 透射电镜(TEM)第27页
        2.2.3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7页
        2.2.4 物理吸附仪第27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7-28页
        2.2.6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第28页
        2.2.7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8页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8-29页
        2.3.1 具有不同形貌的Mn_3O_4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8-29页
        2.3.2 Mn_3O_4/g-C_3N_4光热协同复合型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9页
    2.4 催化性能测试实验第29-32页
        2.4.1 催化降解染料刚果红活性测试第29-30页
        2.4.2 催化降解VOC活性测试第30页
        2.4.3 苯甲醇选择性氧化第30-32页
第三章水热法制备Mn_3O_4高效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锰的氧化物催化活性比较第32-33页
    3.3 催化剂结构表征第33-36页
        3.3.1 催化剂形貌结构分析第33-34页
        3.3.2 催化剂XRD分析第34-35页
        3.3.3 催化剂N2吸脱附分析第35-36页
    3.4 Mn_3O_4催化剂的热催化降解活性测试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Mn_3O_4/g-C_3N_4复合材料用于光热协同催化性能研究第40-56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结构表征第40-48页
        4.2.1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分析第40-41页
        4.2.2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的XRD分析第41-42页
        4.2.3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的UV-vis分析第42-43页
        4.2.4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的荧光光谱分析第43-44页
        4.2.5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的BET分析第44-45页
        4.2.6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的XPS分析第45-48页
    4.3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光热协同催化活性测试第48-52页
        4.3.1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光热协同催化降解液相有机污染物第48-51页
        4.3.2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光热协同催化降解VOC活性测试第51页
        4.3.3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稳定性测试第51-52页
    4.4 Mn_3O_4/ g-C_3N_4复合材料光热协同催化机理探究第52-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Mn_3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应用拓展第56-62页
    5.1 引言第56-57页
    5.2 常温高压催化氧化活性探究第57-59页
    5.3 光热协同选择性醇氧化第59-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个人简历第70页
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化系统改善与优化研究--以C公司为例
下一篇:C银行信用卡服务中心网络方格化运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