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 | 第10页 |
1.2 自动化细胞注射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自动化细胞注射系统的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自动化细胞注射系统的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细胞力学分析与三维建模 | 第14-28页 |
2.1 细胞的结构及力学模型 | 第14-17页 |
2.1.1 细胞的微结构模型 | 第14-16页 |
2.1.2 连续介质模型 | 第16-17页 |
2.2 粘弹性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17-18页 |
2.2.1 粘弹性体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2.2 粘弹性模型 | 第17-18页 |
2.3 在有限元软件中对细胞进行建模 | 第18-21页 |
2.3.1 Ansys软件与Abaqus软件的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2.3.2 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建模 | 第19-21页 |
2.4 细胞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第21-26页 |
2.4.1 细胞夹持状态中的应力与位移分布 | 第21-22页 |
2.4.2 细胞轴线上节点处应力曲线 | 第22-23页 |
2.4.3 细胞的力位移函数 | 第23-24页 |
2.4.4 曲线拟合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细胞固定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 第28-40页 |
3.1 细胞的固定方式现状 | 第28-30页 |
3.1.1 吸持式细胞固定方式 | 第28页 |
3.1.2 夹持式细胞固定 | 第28-29页 |
3.1.3 两种细胞固定方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3.1.4 批量细胞固定 | 第30页 |
3.2 批量细胞固定膜片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3.2.1 细胞批量固定膜片方案 | 第30-31页 |
3.2.2 批量细胞膜片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3.3 批量细胞膜片的制备方法 | 第33-35页 |
3.3.1 批量细胞膜片的选材 | 第33-34页 |
3.3.2 膜片的加工 | 第34-35页 |
3.4 真空泵和调压阀的选择 | 第35-36页 |
3.4.1 微型真空泵的选择 | 第35-36页 |
3.4.2 调压阀的选择 | 第36页 |
3.5 批量细胞固定的静力学分析 | 第36-39页 |
3.5.1 批量细胞固定过程仿真 | 第36-38页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显微镜机械载物台的改造设计 | 第40-50页 |
4.1 批量细胞注射方法介绍 | 第40页 |
4.2 Motic BA210载物台结构 | 第40-42页 |
4.2.1 Motic BA210载物台总体结构 | 第40-41页 |
4.2.2 Motic BA210载物台传动手轮结构 | 第41-42页 |
4.3 载物台X、Y手轮结构改造设计 | 第42-46页 |
4.3.1 载物台X、Y手轮传动机构方案 | 第42页 |
4.3.2 载物台X、Y手轮脱合结构所需零件设计 | 第42-45页 |
4.3.3 步进电机选型 | 第45-46页 |
4.4 改造后的载物台传动机构 | 第46-48页 |
4.4.1 X、Y手轮传动机构装配 | 第46-47页 |
4.4.2 改造后载物台的整体结构 | 第47-48页 |
4.5 改造后载物台结构干涉分析 | 第48-49页 |
4.5.1 UG运动仿真 | 第48页 |
4.5.2 结构干涉分析 | 第48-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显微镜载物台的运动控制仿真 | 第50-70页 |
5.1 注射过程路径规划 | 第50-52页 |
5.1.1 细胞取样及固定过程 | 第50页 |
5.1.2 注射路径的规划 | 第50-51页 |
5.1.3 注射针退回路径 | 第51-52页 |
5.2 载物台的运动 | 第52-59页 |
5.2.1 批量注射中载物台的运动 | 第52-56页 |
5.2.2 初始细胞注射位置的确定 | 第56-58页 |
5.2.3 注射针平台的运动 | 第58-59页 |
5.3 步进电机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5.3.1 步进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5.3.2 基于simulink的步进电机仿真 | 第60-62页 |
5.4 批量细胞注射过程控制仿真分析 | 第62-68页 |
5.4.1 NX与Simulink协同仿真 | 第62-64页 |
5.4.2 载物台手轮控制器设计 | 第64-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