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教学辅助系统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1.2 机械基础教学辅助系统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1.3 教学辅助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的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 系统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1.3.1 系统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1.3.3 项目取得的成果 | 第16-17页 |
1.4 辅助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 第17-23页 |
1.4.1 一是在理论教学上的应用 | 第17-21页 |
1.4.2 机械设计基础辅助教学系统在技能实训任务过程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3 机械设计基础辅助教学系统在总结评价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辅助系统的构架 | 第24-31页 |
2.1 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 | 第24页 |
2.2 分析设计使用的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3 分析辅助教学系统的实施方案 | 第24-25页 |
2.4 分析系统涉及的机械基础知识构架 | 第25页 |
2.5 教学辅助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25-27页 |
2.5.1 科学性原则 | 第25-27页 |
2.5.2 艺术性原则 | 第27页 |
2.5.3 良好的兼容性原则 | 第27页 |
2.6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辅助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 第27-31页 |
2.6.1 教学辅助系统的结构 | 第27-28页 |
2.6.2 教学辅助系统的特征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教学辅助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第31-43页 |
3.1 主体教学功能设计 | 第31-37页 |
3.2 齿轮传动模块的设计 | 第37-41页 |
3.3 附加功能的设计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机械基础辅助教学系统的三维建模 | 第43-51页 |
4.1 三维建模技术方案确立 | 第43-44页 |
4.1.1 三维建模软件技术的基本功能简介 | 第43-44页 |
4.2 三维模型外观渲染 | 第44-45页 |
4.2.1 三维建模技术分析 | 第44-45页 |
4.2.2 三维建模装配体技术 | 第45页 |
4.2.3 机械传动演示视频分析 | 第45页 |
4.3 列举平面连杆机构三维动态模拟的制作过程 | 第45-48页 |
4.3.1 创建连杆 1 | 第45-46页 |
4.3.2 创建连杆 2 | 第46-47页 |
4.3.3 三维实体装配技术 | 第47-48页 |
4.3.4 导出回转副三维机构动态模拟视频 | 第48页 |
4.4 基于SOLIDWORKS的齿轮参数化设计及PHOTOWORKS | 第48-51页 |
4.4.1 基于solidworks的齿轮参数化设计 | 第48-50页 |
4.4.2 工程图与三维装配体的外观处理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 3DS MAX的教学辅助界面制作 | 第51-57页 |
5.1 3DS MAX技术 | 第51页 |
5.2 3DS MAX建模技术创建辅助教学场景 | 第51-57页 |
第六章 基于VRP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辅助系统集成 | 第57-62页 |
6.1 VRP技术 | 第57-58页 |
6.1.1 VRP虚拟平台的基本功能 | 第57页 |
6.1.2 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 | 第57-58页 |
6.1.3 主要应用 | 第58页 |
6.2 VRP的运用 | 第58-62页 |
6.2.1 将 3DS max建立好的模型导入VRP编辑器里面 | 第58-59页 |
6.2.2 创建辅助系统引导员 | 第59页 |
6.2.3 创建虚拟视角 | 第59页 |
6.2.4 创建物理动态模拟 | 第59-60页 |
6.2.5 创建作者和控制说明 | 第60-62页 |
第七章 基于FLASH技术的动画视频、音频制作 | 第62-66页 |
7.1 FLASH技术 | 第62页 |
7.2 FLASH技术设计 | 第62-65页 |
7.3 素材图片处理技术 | 第65页 |
7.4 格式转换技术 | 第65-66页 |
第八章 总结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1 | 第7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