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基于注意的解释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1-19页
    1.1 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第11-13页
        1.1.1 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的研究范式第11-12页
        1.1.2 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的神经电生理机制第12-13页
    1.2 各理论假说对年龄偏差的解释第13-18页
        1.2.1 经验接触假说第14-15页
        1.2.2 社会认知假说第15-16页
        1.2.3 基于注意资源的解释第16-18页
    1.3 小结第18-19页
2 研究构思第19-23页
    2.1 研究一的问题提出与假设预期第19页
    2.2 研究二的问题提出与假设预期第19-20页
    2.3 研究三的问题提出与假设预期第20页
    2.4 研究框架第20-21页
    2.5 研究意义第21页
    2.6 研究创新点第21-23页
3 研究一:注意资源分配对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的影响第23-30页
    3.1 实验1a:视觉注意分配对年龄偏差的影响第23-26页
        3.1.1 实验目的第23页
        3.1.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3.1.3 结果与分析第25-26页
    3.2 实验1b:听觉注意分配对年龄偏差的影响第26-28页
        3.2.1 实验目的第26页
        3.2.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2.3 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3.3 实验1c:补充实验第28-29页
        3.3.1 实验目的第28页
        3.3.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3.3.3 结果与分析第29页
    3.4 研究一结论与讨论第29-30页
4 研究二:注意资源分配对不同年龄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第30-34页
    4.1 实验2:视觉注意分配对不同年龄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第30-34页
        4.1.1 实验目的第30页
        4.1.2 实验方法第30-32页
        4.1.3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4.2 研究二结论与讨论第34页
5 研究三:注意资源影响面孔识别年龄偏差的机制研究第34-43页
    5.1 实验3:注意分配对不同年龄面孔加工的影响第34-40页
        5.1.1 实验目的第34-35页
        5.1.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5.2 研究三结论与讨论第40-43页
6 总讨论第43-48页
    6.1 注意资源对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的影响第43-44页
    6.2 注意资源通过调节面孔的整体水平来影响面孔识别的年龄偏差第44-45页
    6.3 注意资源影响面孔识别年龄偏差的神经机制第45页
    6.4 注意资源在面孔识别偏差中的作用第45-47页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7-48页
7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视显示图形预警显示方式对模拟驾驶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3-5岁幼儿执行功能和气质对说谎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