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耐酸和耐热苏氨酸菌株构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21页
    1.1 引言第9页
    1.2 L-苏氨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第9-10页
        1.2.1 L-苏氨酸的理化性质第9页
        1.2.2 L-苏氨酸的应用第9-10页
    1.3 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生产概况第10-11页
        1.3.1 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第10-11页
        1.3.2 L-苏氨酸生产概况第11页
    1.4 国内外直接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5 大肠杆菌的耐酸系统(ARs)第12-13页
    1.6 AR2系统的改造第13-15页
        1.6.1 谷氨酸脱羧酶第13-14页
        1.6.2 谷氨酸转运蛋白GadC第14-15页
    1.7 谷氨酸氧化酶LGOD第15页
    1.8 AR3系统的改造第15-16页
        1.8.1 精氨酸脱亚胺酶第15-16页
    1.9 大肠杆菌耐热性的改造第16-19页
    1.10 立题背景及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1页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1-25页
        2.2.1 主要仪器第21-22页
        2.2.2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2.3 主要溶液第23-24页
        2.2.4 培养基第24-25页
        2.2.5 抗生素第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3页
        2.3.1 质粒的小剂量提取第25页
        2.3.2 DNA纯化回收第25-26页
        2.3.3 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提取第26页
        2.3.4 大肠杆菌化学转化法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实验第26-27页
        2.3.5 大肠杆菌电转化法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实验第27-28页
        2.3.6 PCR扩增第28-29页
        2.3.7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9页
        2.3.8 质粒的构建第29-30页
        2.3.9 利用Red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第30页
        2.3.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氨基酸含量第30-31页
        2.3.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含量第31页
        2.3.12 大肠杆菌发酵L-苏氨酸的培养条件及分析测定方法第31-3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3-61页
    3.1 大肠杆菌AR2系统的改造第33-43页
        3.1.1 大肠杆菌THRD (pTrc99a-gadBC)的构建第33-34页
        3.1.2 酸性条件下THRD (pTrc99a-gadBC)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34-36页
        3.1.3 THRD araABD::gadBC菌株的构建第36-39页
        3.1.4 酸性条件下THRD araABD::gadBC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39-41页
        3.1.5 大肠杆菌THRD (pTrc99a-LGOX)的构建第41页
        3.1.6 酸性条件下THRD (pTrc99a-LGOX)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41-43页
        3.1.7 AR2系统改造对生产菌发酵L-苏氨酸影响的讨论第43页
    3.2 大肠杆菌AR3系统的改造第43-51页
        3.2.1 大肠杆菌THRD (pTrc99a-arcA)的构建第43-45页
        3.2.2 酸性条件下THRD (pTrc99a-arcA)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45-46页
        3.2.3 THRD araABD::arcA菌株的构建第46-48页
        3.2.4 酸性条件下THRD araABD::arcA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48-50页
        3.2.5 AR3系统改造对THRD菌株酸性条件下生产L-苏氨酸影响的讨论第50-51页
    3.3 苏氨酸生产菌耐热系统的改造第51-61页
        3.3.1 大肠杆菌THRD (pTrc99a-ectABC)的构建第51-52页
        3.3.2 高温条件下THRD(pTrc99a-ectABC)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52-54页
        3.3.3 大肠杆菌THRD (pBV220-hsp20)的构建第54-55页
        3.3.4 高温条件下THRD (pBV220-hsp20)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55-56页
        3.3.5 THRD ybeM::hsp20菌株的构建第56-58页
        3.3.6 高温条件THRD ybeM::hsp20菌株生产L-苏氨酸的影响第58-61页
4 结论第61-63页
5 展望第63-64页
6 参考文献第64-70页
7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第70-71页
8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衣芽胞杆菌遗传改良及在淀粉脱支酶表达中的应用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发酵条件优化及相关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