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1 转变原有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 | 第13页 |
1.2.2 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 第13-14页 |
1.2.3 加快推进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 第14页 |
1.2.4 通过市场配置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资本化 | 第14-15页 |
1.2.5 把市场机制引入用地计划管理符合改革要求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模式研究 | 第16-18页 |
1.3.3 土地发展权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城乡统筹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 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23-24页 |
2.3 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 | 第24-28页 |
2.3.1 城乡土地所有权市场 | 第24-25页 |
2.3.2 城乡土地使用权市场 | 第25-26页 |
2.3.3 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 | 第26-28页 |
第3章 宿迁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设计 | 第28-35页 |
3.1 土地管理创新制度设计 | 第28-30页 |
3.1.1 统筹协调相关规划 | 第28-29页 |
3.1.2 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 第29页 |
3.1.3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 第29页 |
3.1.4 建立地票制度 | 第29-30页 |
3.2 土地综合整治制度设计 | 第30-33页 |
3.2.1 基本原则 | 第31页 |
3.2.2 制度创新实施路径 | 第31-33页 |
3.2.3 试验区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 第33页 |
3.3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的实施保障 | 第33-35页 |
3.3.1 建立差别化用地政策 | 第33-34页 |
3.3.2 强化用地监督管理 | 第34页 |
3.3.3 设立土地综合整治投融资平台 | 第34页 |
3.3.4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 第34-35页 |
第4章 宿迁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绩效分析 | 第35-40页 |
4.1 自我约束机制 | 第35-36页 |
4.2 资金投入机制 | 第36页 |
4.3 联动推进机制 | 第36-37页 |
4.4 提升耕地质量 | 第37-38页 |
4.5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第38-40页 |
第5章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创新模式的借鉴 | 第40-48页 |
5.1 成都市城乡统筹农村土地管理创新探索 | 第40-42页 |
5.1.1 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 第40页 |
5.1.2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制度 | 第40-41页 |
5.1.3 规范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 第41页 |
5.1.4 建立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制度 | 第41-42页 |
5.1.5 推动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 第42页 |
5.2 重庆市城乡统筹农村土地管理创新探索 | 第42-44页 |
5.2.1 形成"圈翼"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机制 | 第42-43页 |
5.2.2 努力消除城乡劳动力制度障碍 | 第43页 |
5.2.3 激发土地资源创新活力 | 第43-44页 |
5.3 苏州市城乡统筹农村土地管理创新探索 | 第44-45页 |
5.3.1 创建城乡一体化政策制度框架 | 第44页 |
5.3.2 建立改革试点工作先导区 | 第44页 |
5.3.3 "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 | 第44-45页 |
5.3.4 推动"三集中",实行"三置换" | 第45页 |
5.3.5 建成城乡一体化相应的工作机制 | 第45页 |
5.4 经验与启示 | 第45-48页 |
5.4.1 发挥规划引导及控制作用,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 第46页 |
5.4.2 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要推进明晰产权工作 | 第46页 |
5.4.3 推进城乡土地市场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创新 | 第46-47页 |
5.4.4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 第47-48页 |
第6章 宿迁市城乡统筹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的建议 | 第48-52页 |
6.1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面临的矛盾 | 第48页 |
6.2 城乡统筹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的建议 | 第48-52页 |
6.2.1 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空间布局的动态管理机制 | 第48-49页 |
6.2.2 探索建立城乡挂钩周转指标拆、建、用协调机制 | 第49页 |
6.2.3 积极探索以市场化的手段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 第49-50页 |
6.2.4 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