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1、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10-13页 |
1.1 年龄分布 | 第10页 |
1.2 性别分布 | 第10-11页 |
1.3 病程分布 | 第11页 |
1.4 病情程度分布 | 第11页 |
1.5 病变部位分布 | 第11-12页 |
1.6 两组治疗前肠镜黏膜分级 | 第12页 |
1.7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分布 | 第12页 |
1.8 两组治疗前MAYO值分布 | 第12-13页 |
2、诊断标准 | 第13-17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1.1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1.2 诊断内容 | 第14页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2.2.1 大肠湿热证标准 | 第14-15页 |
2.2.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 第15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15-16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2.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第16页 |
2.5.1 剔除标准 | 第16页 |
2.5.2 脱落标准 | 第16页 |
2.6 全面中止试验 | 第16-17页 |
3、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3.1 随机分组 | 第17页 |
3.2 对照 | 第17页 |
3.3 盲法 | 第17页 |
3.4 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3.4.1 药品来源 | 第17页 |
3.4.2 用法用量 | 第17-18页 |
3.5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3.5.1 安全性指标 | 第18页 |
3.5.2 疗效评价指标 | 第18-19页 |
3.6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4、结果分析 | 第19-22页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第19-20页 |
4.2 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对比分析 | 第20页 |
4.3 肠镜黏膜积分比较 | 第20-21页 |
4.4 肠镜黏膜疗效分析 | 第21页 |
4.5 MAYO活动性分析 | 第21-22页 |
4.6 安全性分析 | 第22页 |
5、讨论 | 第22-29页 |
5.1 中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 第22-24页 |
5.1.1 西医认识 | 第22-23页 |
5.1.2 中医认识 | 第23-24页 |
5.2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 第24页 |
5.3 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 第24-25页 |
5.4 美沙拉嗪肠溶片 | 第25-26页 |
5.5 中药灌肠理论 | 第26页 |
5.5.1 中药灌肠依据 | 第26页 |
5.5.2 灌肠深度及速度 | 第26页 |
5.5.3 灌肠温度及保留时间 | 第26页 |
5.6 济川溃疡散组方 | 第26-28页 |
5.7 本研究分析 | 第28-29页 |
6、临床疗效分析 | 第29-30页 |
7、不足与展望 | 第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 第38-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一: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附录二:济川溃疡散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表 | 第48-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