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球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1页
    1.1 碳酸二苯酯的合成工艺及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成型工艺的研究第14-17页
        1.2.1 挤条成型第14-15页
        1.2.2 喷雾成型第15-16页
        1.2.3 油柱成型法第16页
        1.2.4 其他成型方法第16-17页
    1.3 金属氧化物载钯催化剂的活性研究第17-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9-21页
        1.4.1 球形铅锰复合氧化物载钯催化剂的制备第19页
        1.4.2 金属载钯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1-27页
    2.1 主要化学试剂第21-22页
    2.2 仪器和设备第22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2页
        2.3.1 物相分析第22页
        2.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22页
        2.3.3 机械抗压强度测试第22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第22-24页
        2.4.1 物相分析第22-23页
        2.4.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23页
        2.4.3 机械抗压强度测试第23页
        2.4.4 表面形貌分析第23-24页
        2.4.5 催化剂表面组成及价态分析第24页
        2.4.6 催化剂体相含量分析第24页
        2.4.7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分析第24页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4-27页
        2.5.1 活性测试实验流程第24-25页
        2.5.2 活性评价计算方法第25-27页
第3章 油氨柱法制备球型PD/铅锰复合氧化物的工艺研究第27-43页
    引言第27页
    3.1 球型铅锰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及载钯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3.1.1 球型铅锰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第27页
        3.1.2 Pd/球型铅锰复合氧化物载体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3.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8-32页
        3.2.1 焙烧温度对载体晶体结构的影响第28-29页
        3.2.2 焙烧温度对载体孔道结构的影响第29-30页
        3.2.3 焙烧温度对载体强度的影响第30-31页
        3.2.4 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3.3 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2-35页
        3.3.1 焙烧时间对载体孔径分布的影响第32-33页
        3.3.2 焙烧时间对载体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3页
        3.3.3 焙烧时间对载体机械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3-34页
        3.3.4 焙烧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3.4 老化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3.4.1 老化时间对载体孔径分布的影响第35-36页
        3.4.2 老化时间对载体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6页
        3.4.3 老化时间对载体机械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6-37页
        3.4.4 老化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3.5 原料配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5.1 原料配比对载体孔径分布的影响第38页
        3.5.2 原料配比对载体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8-39页
        3.5.3 原料配比对载体机械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9-40页
        3.5.4 原料配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4章 球型PD/铅锰复合氧化物的改性第43-61页
    4.1 球型铅锰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及载钯催化剂的制备第43-44页
        4.1.1 球型铅锰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制备第43页
        4.1.2 球形载钯铅锰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第43-44页
    4.2 铝溶胶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4-48页
        4.2.1 铝溶胶用量对载体的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4-45页
        4.2.2 铝溶胶用量对载体的结构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第45-47页
        4.2.3 铝溶胶用量对载体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第47-48页
        4.2.4 铝溶胶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8页
    4.3 聚乙二醇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8-52页
        4.3.1 聚乙二醇用量对载体的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8-50页
        4.3.2 聚乙二醇用量对载体的结构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第50页
        4.3.3 聚乙二醇用量对载体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0-51页
        4.3.4 聚乙二醇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4.4 活性炭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2-56页
        4.4.1 活性炭用量对载体的比表面积的影响第52-53页
        4.4.2 活性炭用量对载体的结构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第53-54页
        4.4.3 活性炭用量对载体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4-55页
        4.4.4 活性炭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4.5 高岭土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4.5.1 高岭土用量对载体的比表面积的影响第56-57页
        4.5.2 高岭土用量对载体的结构和温度耐受性的影响第57页
        4.5.3 高岭土用量对载体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7-58页
        4.5.4 高岭土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金属氧化物载钯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第61-75页
    5.1 前言第61-62页
    5.2 催化剂的寿命第62页
    5.3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62-65页
    5.4 钯的浸出第65-68页
    5.5 活性钯组分的还原和团聚第68-69页
    5.6 氧物种的改变第69-72页
    5.7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油泥处理与泥层残油的研究
下一篇: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内颗粒粒径分布及三相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