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南浦村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现实背景:利益多元与博弈常态化 | 第12页 |
1.1.2 社会背景:村庄自治意识的觉醒 | 第12-13页 |
1.1.3 理论背景:规划的契约精神凸显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案例选取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1.4.1 村庄 | 第17-18页 |
1.4.2 村庄规划 | 第18页 |
1.4.3 村庄规划编制 | 第18-19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与综述 | 第21-30页 |
2.1 国外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 第21-26页 |
2.1.1 英国的村庄规划编制 | 第21-22页 |
2.1.2 德国的村庄规划编制 | 第22-23页 |
2.1.3 韩国的村庄规划编制 | 第23-24页 |
2.1.4 日本的村庄规划编制 | 第24-25页 |
2.1.5 研究评述 | 第25-26页 |
2.2 国内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 第26-30页 |
2.2.1 对村庄规划编制主体方面的探讨 | 第26-27页 |
2.2.2 对村庄规划编制内容方面的探讨 | 第27页 |
2.2.3 对村庄规划编制过程方面的探讨 | 第27-28页 |
2.2.4 研究评述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契约理论与村庄规划编制 | 第30-35页 |
3.1 契约理论 | 第30-32页 |
3.1.1 契约的基本概念 | 第30页 |
3.1.2 契约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3.1.3 契约的基本功能 | 第31-32页 |
3.2 契约之于村庄规划编制 | 第32-35页 |
3.2.1 村庄规划:契约产物 | 第32-33页 |
3.2.2 规划契约:协商民主 | 第33-34页 |
3.2.3 协商民主:利益协调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契约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构建 | 第35-44页 |
4.1 村庄规划编制主体的平等参与 | 第35-39页 |
4.1.1 规划编制由“主导式”向“协同式”转变 | 第35-36页 |
4.1.2 规划决策由“命令式”向“参与式”转变 | 第36-38页 |
4.1.3 农民参与由“象征性”向“实质性”转变 | 第38-39页 |
4.2 村庄规划编制内容的问题导向 | 第39-41页 |
4.2.1 村庄规划编制内容注重村民需求 | 第39页 |
4.2.2 村庄规划编制内容突出公共服务 | 第39-41页 |
4.2.3 村庄规划编制内容明晰用地权属 | 第41页 |
4.3 村庄规划编制过程的阶段化组织 | 第41-44页 |
4.3.1 村庄规划编制前期“驻村体验式调研” | 第41-42页 |
4.3.2 村庄规划编制中期“公众参与性提高” | 第42页 |
4.3.3 村庄规划编制后期“互动交流模式”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广州市番禺区南浦村村庄规划编制实践 | 第44-58页 |
5.1 南浦村村庄规划编制概况 | 第44-47页 |
5.1.1 编制背景 | 第44-45页 |
5.1.2 村庄区位 | 第45页 |
5.1.3 现状情况 | 第45-47页 |
5.2 南浦村村庄规划编制主体 | 第47-49页 |
5.2.1 村民主导,社会参与 | 第47-48页 |
5.2.2 平等对话,民主协商 | 第48-49页 |
5.2.3 规范程序,多元决策 | 第49页 |
5.3 南浦村村庄规划编制内容 | 第49-52页 |
5.3.1 村民意愿与诉求 | 第50页 |
5.3.2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 第50-51页 |
5.3.3 明确村庄用地权属 | 第51-52页 |
5.4 南浦村村庄规划编制过程 | 第52-58页 |
5.4.1 编制前期的“驻村调研” | 第53-54页 |
5.4.2 编制中期的“公众参与” | 第54-55页 |
5.4.3 规划后期的“互动交流” | 第55-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创新点 | 第58-59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图表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