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多个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有效性比较--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2.2 理论意义第13页
    1.3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研究框架第14-15页
    1.6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投资组合理论早期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2.2 对均值-方差模型的改进研究第18-21页
        2.2.1 在均值-方差模型中引入交易费用等因素第18-19页
        2.2.2 增加模型中的参数估计的精度第19-20页
        2.2.3 动态投资组合优化第20-21页
    2.3 投资组合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21-23页
    2.4 现阶段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方向第23-25页
        2.4.1 多元化方法第23-24页
        2.4.2 多期投资组合模型的优化第24-25页
3. 理论基础第25-30页
    3.1 证券市场有效性假设第25页
    3.2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理论第25-27页
    3.3 均值-方差模型的扩展第27-30页
        3.3.1 最小方差模型第27-28页
        3.3.2 限制卖空模型第28页
        3.3.3 贝叶斯方法第28-29页
        3.3.4 贝叶斯-斯坦规则收缩估计第29-30页
4. 实证研究第30-50页
    4.1 策略选取第30-32页
    4.2 数据说明第32-33页
    4.3 实证检验方法第33-35页
    4.4 评价指标第35-36页
    4.5 长期平均环境下实证结果分析第36-41页
        4.5.1 滚动窗口W=60第36-39页
        4.5.2 滚动窗口W=120第39-41页
    4.6 牛熊环境下实证结果分析第41-47页
        4.6.1 熊市环境结果分析第42-44页
        4.6.2 牛市环境结果分析第44-47页
    4.7 对结果的探讨第47-50页
        4.7.1 参数μ的估计精度第47-48页
        4.7.2 历史数据对未来的估计能力第48-50页
5. 总结第50-52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果第50页
    5.2 本文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创业板市场“吉祥文化”效应探究--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
下一篇:信贷规模与资产价格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