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中/长波三波段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系统创新点与优势 | 第11页 | 
| ·本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2 变焦光学系统高斯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 ·变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补偿方法 | 第13-14页 | 
| ·变焦运动过程分析 | 第14-18页 | 
| ·变焦系统的几个规律 | 第14-17页 | 
| ·机械补偿系统及其变焦方程 | 第17-18页 | 
| ·机械正组补偿变焦系统的高斯解分析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系统设计方案 | 第21-28页 | 
| ·系统结构设计要求 | 第21-2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22-23页 | 
| ·变焦比差补偿光路设计 | 第23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 ·材料的选择 | 第23-26页 | 
| ·光学材料 | 第23-24页 | 
| ·透过可见光、中/长波的材料 | 第24-26页 | 
| ·探测器的选择 | 第26页 | 
| ·消热差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 光学系统设计 | 第28-40页 | 
| ·初始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 ·设计参数要求 | 第30页 | 
| ·可见光、中/长红外波段初始结构设计及优化 | 第30-37页 | 
| ·变焦系统初始结构选型与设计理论 | 第30-32页 | 
| ·初始结构选择 | 第32-34页 | 
| ·初始结构分析及优化 | 第34-35页 | 
| ·系统优化结果 | 第35-36页 | 
| ·初始结构焦距及变焦比差分析 | 第36-37页 | 
| ·变焦比差补偿组设计 | 第37-38页 | 
| ·凸轮曲线的拟合计算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5 系统像质评价及性能分析 | 第40-49页 | 
|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 | 第40-43页 | 
| ·变焦比差补偿结果 | 第43-45页 | 
| ·能量分布 | 第45-46页 | 
| ·变焦曲线拟合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6 系统消热差及公差分析 | 第49-63页 | 
| ·温度效应 | 第49-52页 | 
| ·无热化设计方法 | 第52页 | 
| ·消热差设计 | 第52-53页 | 
| ·系统公差分析 | 第53-60页 | 
| ·衍射光学元件面型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 ·本论文工作的结论 | 第63-64页 |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5页 |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