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32页 |
一、相关病原简介 | 第9-26页 |
1 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非洲猪瘟病概述 | 第9页 |
·ASFV病原分子生物学 | 第9-11页 |
·病毒结构 | 第9-10页 |
·基因特征 | 第10页 |
·主要蛋白 | 第10-11页 |
·ASF的检测 | 第11-12页 |
·免疫学检测 | 第11页 |
·核酸检测 | 第11-12页 |
2 猪伪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猪伪狂犬病概述 | 第12页 |
·PRV病原分子生物学 | 第12-15页 |
·病毒结构及培养特性 | 第12-13页 |
·基因特征 | 第13页 |
·主要蛋白 | 第13-15页 |
·PRV的检测 | 第15-18页 |
·病原学检测 | 第15-16页 |
·血清学检测 | 第16-17页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7-18页 |
3 猪水疱病毒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猪水疱病概述 | 第18页 |
·SVDV病原分子生物学 | 第18-21页 |
·病毒结构 | 第18-19页 |
·基因特征 | 第19-20页 |
·主要蛋白 | 第20-21页 |
·SVDV的检测 | 第21-23页 |
·血清学检测 | 第21-22页 |
·核酸检测 | 第22-23页 |
4 猪口蹄疫病毒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猪口蹄疫病概述 | 第23页 |
·FMDV病原分子生物学 | 第23-26页 |
·病毒结构 | 第23-24页 |
·基因特征 | 第24-25页 |
·主要蛋白 | 第25-26页 |
·FMDV的检测 | 第26页 |
二、相关试验技术 | 第26-30页 |
1 Tem-PCR技术 | 第26-28页 |
·Tem-PCR的技术原理 | 第26-27页 |
·Tem-PCR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 第27-28页 |
2 基因芯片技术 | 第28-30页 |
·基因芯片原理 | 第28页 |
·基因芯片的程序 | 第28-30页 |
三、本试验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创新性 | 第30-32页 |
1、研究目标 | 第30页 |
2、技术路线 | 第30页 |
3、本试验的创新性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靶标的克隆、鉴定和分析 | 第32-45页 |
1 材料 | 第32-3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33页 |
·细菌培养 | 第32页 |
·核酸提取 | 第32-33页 |
·质粒提取与凝胶回收 | 第33页 |
·菌种、种毒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8页 |
·引物设计 | 第33-34页 |
·PCR扩增引物 | 第33-34页 |
·人工合成引物 | 第34页 |
·病毒基因的获取 | 第34-36页 |
·ASFV、SVDV靶基因的人工合成 | 第34-35页 |
·FMDV-O基因组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35页 |
·PRV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靶序列的扩增 | 第36页 |
·靶基因的克隆 | 第36-38页 |
·靶序列的回收纯化 | 第36页 |
·DH5α感受态的制备 | 第36-37页 |
·连接 | 第37页 |
·转化 | 第37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靶基因的获得 | 第38-40页 |
·PCR鉴定结果 | 第40页 |
·测序鉴定结果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4页 |
·靶基因的选择 | 第43页 |
·靶基因的获得、扩增和克隆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ASFV、FMDV-O、PRV Tem-PCR检测方法的构建 | 第45-54页 |
1 材料 | 第4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种毒 | 第45页 |
2 方法 | 第45-48页 |
·引物设计 | 第45-46页 |
·Primer Mix的准备和Fs/Rs的稀释 | 第46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46页 |
·Tem-PCR反应体系和参数 | 第46-47页 |
·Tem-PCR体系和参数的优化 | 第47页 |
·富集阶段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47页 |
·引物浓度的优化 | 第47页 |
·Tem-PCR检测灵敏度的测定 | 第47页 |
·Tem-PCR检测特异性验证 | 第47-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Tem-PCR反应体系和参数的优化 | 第48-49页 |
·富集阶段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48页 |
·引物浓度的优化 | 第48-49页 |
·Tem-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 第49-50页 |
·Tem-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Tem-PCR结合基因芯片同步检测ASFV、FMDV-O、PRV、SVDV | 第54-61页 |
1 材料 | 第54-5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54页 |
·试剂 | 第54-55页 |
2 方法 | 第55-58页 |
·引物设计 | 第55页 |
·探针设计 | 第55-56页 |
·引物及探针的稀释 | 第56页 |
·T/ASFV、T/SVDV、T/FMDV-O、T/PRV的Tem-PCR扩增 | 第56-57页 |
·DNA微阵列制备 | 第57页 |
·芯片的杂交 | 第57-58页 |
·芯片的扫描分析 | 第5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DNA微阵列检测技术 | 第59-60页 |
·Tem-PCR扩增 | 第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