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食线虫真菌及其侵染性胞外蛋白酶 | 第16-26页 |
1 食线虫性真菌分类 | 第16-17页 |
2 食线虫真菌侵染线虫 | 第17-19页 |
3 侵染性胞外蛋白酶 | 第19-24页 |
4 食线虫性真菌产生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 第24页 |
5 展望 | 第24-26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26-76页 |
试验一 少孢节丛孢菌的分离鉴定和侵染性胞外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 第26-51页 |
摘要 | 第26-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方法 | 第28-31页 |
2 结果 | 第31-49页 |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 第31页 |
·捕食线虫性真菌形态学鉴定 | 第31-33页 |
·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3页 |
·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离株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 第33-34页 |
·侵染性胞外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4-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试验二 少孢节丛孢菌胞外丝氨酸蛋白酶P186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 第51-65页 |
摘要 | 第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9页 |
·材料 | 第51-54页 |
·方法 | 第54-59页 |
2 结果 | 第59-63页 |
·P186成熟肽编码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59页 |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186的双酶切鉴定 | 第59-60页 |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P186的双酶切鉴定 | 第60-61页 |
·重组毕赤酵母的鉴定 | 第61-62页 |
·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65页 |
试验三 重组丝氨酸蛋白酶P186的纯化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 第65-76页 |
摘要 | 第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9页 |
·材料 | 第65-67页 |
·方法 | 第67-69页 |
2 结果 | 第69-75页 |
·纯化重组蛋白酶的特性 | 第69-72页 |
·重组丝氨酸蛋白酶的侵染线虫活性研究 | 第72-73页 |
·蛋白酶K和失活的蛋白酶P186对线虫的作用 | 第73-75页 |
3 讨论 | 第75-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附录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