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4-15页 |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15-16页 |
·样地选择和生物量测定 | 第15页 |
·枯落物分解及外源C、N干扰处理 | 第15页 |
·土壤样地选择、测定及室内模拟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梭梭龄级的划分标准 | 第16页 |
·含碳率的原理及方法 | 第16-17页 |
·碳储量及碳密度的计算方法 | 第17页 |
·比重的测定方法 | 第17页 |
·梭梭失重率测定方法与原理 | 第17-18页 |
·枯落物衰减模型 | 第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梭梭地上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 | 第19-24页 |
·梭梭地上各组分含碳率随龄级动态变化 | 第19-20页 |
·不同龄级梭梭各组分及单株碳储量的分布规律 | 第20-21页 |
·不同龄级梭梭比重的变化规律 | 第21页 |
·梭梭比重与碳储量的关系 | 第21-22页 |
·不同龄级梭梭碳密度随坡向差异的分布规律 | 第22页 |
·不同龄级梭梭碳密度分布规律 | 第22页 |
·讨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梭梭地下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 | 第24-29页 |
·梭梭根系的含碳率 | 第24-25页 |
·不同龄级梭梭根系比重的动态变化 | 第25页 |
·梭梭地下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分布 | 第25-26页 |
·不同龄级梭梭地下碳密度的动态变化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梭梭枯落物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 | 第29-34页 |
·枯落物前期(约22天)含碳率的变化 | 第29-30页 |
·梭梭不同组分枯落物失重率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梭梭不同组分枯落物含碳率动态变化 | 第31页 |
·外源C、N干扰对枯落物分解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外源C干扰对分解率变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外源N干扰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 第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六章 不同土壤类型梭梭林有机碳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 第34-40页 |
·梭梭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垂直分布 | 第34-35页 |
·梭梭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 | 第35-37页 |
·土壤在室内不同温度和水分处理下的CO2释放量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七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群落碳储量估算 | 第40-43页 |
·灌木及草本含碳率 | 第40页 |
·梭梭群落的碳储量估算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