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第一章 生物防治 | 第11-17页 |
1 生防机制 | 第11-13页 |
·溶菌作用 | 第11页 |
·抗菌作用 | 第11页 |
·竞争作用 | 第11-12页 |
·捕食作用 | 第12页 |
·重寄生作用 | 第12页 |
·交叉保护作用 | 第12页 |
·促生增产作用 | 第12-13页 |
2 生物农药 | 第13-17页 |
·生物农药的概念 | 第13页 |
·化学农药的危害 | 第13-14页 |
·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应用 | 第17-21页 |
1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概念 | 第17页 |
2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类及结构 | 第17-21页 |
·多环内酰胺类代谢产物 | 第17页 |
·大环内酯类代谢产物 | 第17-18页 |
·氨基糖苷类代谢产物 | 第18页 |
·四环素类代谢产物 | 第18页 |
·多肽类代谢产物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策略 | 第21-25页 |
1 单因子试验设计 | 第21页 |
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3 均匀试验设计 | 第22页 |
4 响应面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5 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产酶溶杆菌的研究概况 | 第25-29页 |
1 溶杆菌的分类 | 第25-26页 |
2 产酶溶杆菌的生防作用 | 第26-29页 |
·HSAF的结构 | 第26-27页 |
·HSAF的抗真菌活性 | 第27-29页 |
下篇研究内容 | 第29-63页 |
第一章 产酶溶杆菌OH11合成HSAF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1-51页 |
摘要 | 第31页 |
ABSTRACT | 第31-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 第39-43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验证性试验结果 | 第46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6-48页 |
·禾谷镰孢菌对HSAF产量的刺激作用 | 第48页 |
·HSAF产生的动力学 | 第48-49页 |
·产酶溶杆菌生长能力 | 第49页 |
3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二章 产酶溶杆菌发酵产物对几种重要农作物病害的防控研究 | 第51-63页 |
摘要 | 第51页 |
ABSTRACT | 第51-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发酵产物浓缩固化对产酶溶杆菌生物活性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发酵产物浓缩固化对发酵产物中HSAF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发酵产物浓缩固化对稻瘟病菌、稻纹枯病菌、禾谷镰孢菌的抑制 | 第58-59页 |
·发酵产物浓缩固化物对盆栽小麦白粉病的防效 | 第59-60页 |
·发酵产物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