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ARCT | 第7-9页 |
缩略语的中英文对照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第一章 蛋白出入核信号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1. 蛋白出入核信号的定义 | 第10-11页 |
2. Importin-α/lmportin-β系统识别一类经典型的NLS | 第11-13页 |
·单簇的经典型的NLS | 第11-12页 |
·双簇的经典型的NLS | 第12-13页 |
3. Importin和Exportin直接识别的信号肽 | 第13-14页 |
4. CRM1介导的富含亮氨酸NES的蛋白出核 | 第14-16页 |
第二章 TET蛋白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 TET家族的基因结构和蛋白结构 | 第16-17页 |
2. TET蛋白在DNA修饰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3. TET在干细胞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第18页 |
4. TET蛋白在发育与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 | 第18-19页 |
5. TET3在卵子DNA去甲基化中介导的5mC氧化的作用 | 第19页 |
6. 研究TET3出入核的意义 | 第19-22页 |
实验研究 | 第22-54页 |
第三章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34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页 |
·菌株及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质粒构建设计 | 第22-24页 |
·胶回收 | 第24页 |
·片段连接 | 第24-25页 |
·点突变 | 第25-26页 |
·质粒DNA转化 | 第26-27页 |
·质粒提取 | 第27-28页 |
·体外生产mRNA | 第28-30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酶切鉴定 | 第30-31页 |
·突变及缺失载体质粒的构建 | 第31页 |
·连接胞质载体质粒构建 | 第31-32页 |
·显微注射的mRNA质粒鉴定 | 第32-33页 |
4. 结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细胞转染及各片段核质胞质定位的研究 | 第34-48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4页 |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第35页 |
·HeLa细胞培养 | 第35页 |
·NIH 3T3细胞培养 | 第35-36页 |
·细胞转染 | 第36页 |
·免疫荧光拍照 | 第36页 |
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46页 |
·TET3蛋白入核信号位于其C端 | 第36-38页 |
·TET3蛋白常规入核信号预测与突变细胞验证 | 第38-41页 |
·短肽KKRK将其他胞质蛋白靶向核内 | 第41-43页 |
·受精卵里含有KKRK短肽的TET3 1310-1668片段靶向核内 | 第43-44页 |
·TET3的入核信号保守性及可能参与的Importins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小鼠TET3出核机制初探 | 第48-54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8-49页 |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8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第49页 |
·NIH 3T3细胞培养 | 第49-50页 |
·细胞转染 | 第50页 |
·免疫荧光拍照 | 第50-5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NES预测 | 第51-53页 |
·高糖、低糖处理TET3片段出核情况统计 | 第53页 |
4. 讨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全文结论 | 第60-62页 |
创新点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