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大豆耐低磷相关转录因子和GmWRKY75和GmWRKY6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表及其英汉对照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 世界及我国磷资源现状第11-12页
 2 植物应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第12-16页
   ·形态学(根系表型)变化第12-14页
   ·有机酸、酸性磷酸酶和核糖核酸酶的分泌第14-15页
   ·新陈代谢适应第15页
   ·根系与真菌的共生第15-16页
 3 植物体内参与磷酸盐调控的成员第16-21页
   ·调控转录因子第17-18页
   ·磷酸盐转运体第18-19页
   ·包含SPX结构域蛋白第19-20页
   ·miRNA和non-coding RNAs第20-21页
 4 植物体内磷信号途径第21-22页
   ·局部反应第21页
   ·系统性调控第21页
   ·磷酸盐、糖以及激素信号传导之间的联系第21-22页
 5 磷饥饿相关的WRKY家族转录因子第22-24页
   ·WRKY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第22页
   ·WRKY家族转录因子的功能第22-23页
   ·磷饥饿诱导的WRKY家族转录因子的调控第23-24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7页
第二章 GmWRKY75和GmWRKY6的克隆、生物信息学以及表达分析第27-3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7-30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大豆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30-31页
   ·GmWRKY75和GmWRKY6基因的克隆第31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35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表达分析第35-36页
 3 讨论第36-39页
第三章 GmWRKY75和GmWRKY6的亚细胞定位及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第39-5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9-44页
   ·实验材料第39-41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亚细胞定位第41-42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第42-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载体构建第44-47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亚细胞定位第47页
   ·GmWRKY75和GmWRKY6的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第47-51页
 3 讨论第51-53页
第四章 GmWRKY75的大豆遗传转化研究第53-5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3-56页
   ·实验材料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灭菌时间对种子萌发污染的影响第56页
   ·外植体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56页
   ·筛选压对阳性苗鉴定的影响第56-57页
   ·大豆遗传转化材料的获得第57页
 3 讨论第57-59页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第59-61页
 1 全文结论第59页
 2 创新之处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附录第71-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mAOC3和GwMYC5转化大豆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小鼠TET3蛋白入核信号的鉴定及其出核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