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杆状病毒概述 | 第10页 |
2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态性 | 第10-14页 |
·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 | 第10-11页 |
·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型多样性 | 第11-12页 |
·核型多角体病毒表型多态性 | 第12-13页 |
·核型多角体病毒宿主域的分子基础 | 第13-14页 |
3 昆虫遗传多样性 | 第14-18页 |
·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昆虫种群间遗传多样性 | 第18页 |
·昆虫种群内遗传多态性 | 第18页 |
4 核型多角体病毒多态性与宿主种群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 第18-19页 |
5 本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和县株基因型和宿主域等相关基因分析 | 第20-46页 |
摘要 | 第20-2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病毒基因型分离 | 第22页 |
·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DNA浓度测定 | 第23页 |
·病毒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 第23页 |
·病毒宿主域相关等基因克隆 | 第23-25页 |
·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43页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和县株基因型分离 | 第25-27页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和县株宿主域相关等基因分析 | 第27-43页 |
3 讨论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斜纹夜蛾安徽和县种群内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46-60页 |
摘要 | 第46-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供试昆虫 | 第47页 |
·试剂 | 第47-4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8页 |
·基因组DNA的双酶切 | 第48页 |
·接头制作 | 第48-49页 |
·酶切产物加接头 | 第49页 |
·预扩增 | 第49-50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50页 |
·凝胶制备和电泳 | 第50-51页 |
·银染 | 第51页 |
·数据统计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斜纹夜蛾和县种群内AFLP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第52-56页 |
·种群内单雌系间的遗传分化 | 第56页 |
·种群内不同单雌系间遗传距离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内遗传多态性的适应性 | 第60-66页 |
摘要 | 第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第60-61页 |
·斜纹夜蛾 | 第61页 |
·病毒对斜纹夜蛾种群内不同等雌系的致病力比较 | 第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病毒对宿主多样性的适应力 | 第61-62页 |
·宿主对病毒的适应力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