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导论 | 第11-21页 |
|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专业 | 第13页 |
| ·标准 | 第13页 |
| ·教师专业标准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教师专业标准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 ·中美小学标准比较研究综述 | 第18页 |
|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2 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维度及其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 ·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维度 | 第21页 |
| ·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维度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 3 美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 第23-30页 |
| ·美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产生背景 | 第23-25页 |
| ·时代浪潮的推动 | 第23页 |
| ·美国基础教育危机 | 第23-24页 |
| ·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 | 第24页 |
| ·社会与政府的扶持 | 第24-25页 |
| ·美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 ·20世纪80年代——倡导酝酿阶段 | 第25页 |
| ·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第25页 |
| ·21世纪初——修改完善阶段 | 第25-26页 |
| ·美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第26-30页 |
| 4 中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 第30-40页 |
| ·中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产生背景 | 第30页 |
| ·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 第30页 |
| ·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 第30页 |
| ·中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过程 | 第30-32页 |
| ·中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第32-40页 |
| ·基本理念 | 第32-33页 |
| ·基本内容 | 第33-38页 |
| ·实施要求 | 第38-40页 |
| 5 中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第40-44页 |
| ·产生背景的比较 | 第40页 |
| ·制定主体的比较 | 第40-41页 |
| ·基本理念的比较 | 第41页 |
| ·基本内容的比较 | 第41-44页 |
| ·维度划分的比较 | 第41-42页 |
| ·领域划分的比较 | 第42-43页 |
| ·基本要求的比较 | 第43-44页 |
| 6 中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启示 | 第44-47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应动员各利益相关主体多方参与 | 第44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 第44-45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维度的划分应以实践逻辑为主兼顾理论逻辑 | 第45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领域的设定应以小学教师核心素养为依据 | 第45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要求的表述应具有可操作性 | 第45页 |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应多样化、多科化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A《中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 第50-55页 |
| 附录B《美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