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关于“中国梦”的主要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中国梦”融入高职高专学生知行教育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一、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梦”认知概念 | 第15页 |
二、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梦”践行概念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三、访谈法 | 第16页 |
四、理论联系实际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强化高职高专学生认知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性 | 第17-31页 |
第一节 有利于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大发展 | 第17-22页 |
一、强化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践行事关高职高专的办学方向 | 第17-19页 |
二、强化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践行事关高职高专的繁荣发展 | 第19-20页 |
三、强化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践行事关高职高专的就业前景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素质 | 第22-26页 |
一、坚定高职高专学生的理想信念 | 第22-23页 |
二、陶冶高职高专学生的道德情操 | 第23-24页 |
三、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进取创新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有利于拓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 第26-31页 |
一、捍卫高职高专马列主义教育的地位 | 第26-27页 |
二、拓宽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7-28页 |
三、创新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和践行状况及成因 | 第31-45页 |
第一节 调研对象和基本数据 | 第31-32页 |
一、调研对象 | 第31页 |
二、基本数据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践行状况 | 第32-37页 |
一、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程度 | 第32-35页 |
二、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梦”的践行状况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对高职高专学生“中国梦”认知践行状况之分析 | 第37-45页 |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分析 | 第38-39页 |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中国梦”的践行分析 | 第39-41页 |
三、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的比较 | 第41-45页 |
第四章 强化高职高专学生认知践行“中国梦”的基本路径 | 第45-60页 |
第一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完善“中国梦”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 第45-52页 |
一、坚定高职高专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 | 第46-48页 |
二、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第48-50页 |
三、经常开展“中国梦”的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二节 把“中国梦”融入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 | 第52-57页 |
一、在校园文化中营造认知践行“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 第52-54页 |
二、将认知践行“中国梦”渗透于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 | 第54-57页 |
第三节 在认知践行“中国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57-60页 |
一、尊重高职高专学生的个体差异 | 第57-58页 |
二、注重解决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 第58-59页 |
三、将高职高专学生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