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敌报》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模式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抗敌报》概况 | 第19-27页 |
| ·《抗敌报》的创刊背景 | 第19-20页 |
| ·《抗敌报》的出版与发行 | 第20-23页 |
| ·《抗敌报》的发展历程 | 第23-27页 |
| 第三章 《抗敌报》的动员内容 | 第27-49页 |
| ·创刊初期 | 第27-32页 |
| ·发动群众起来抗战 | 第27-29页 |
| ·宣传敌后游击战争 | 第29-30页 |
| ·宣传持久战思想 | 第30-32页 |
| ·大发展时期 | 第32-36页 |
| ·揭露“反共”投降分子的阴谋 | 第32-34页 |
| ·宣传民主选举和双十纲领 | 第34-36页 |
| ·游击办报高峰时期 | 第36-41页 |
| ·宣传反“蚕食”、反“扫荡”斗争 | 第37-39页 |
| ·宣传统一累进税和精兵简政 | 第39-41页 |
| ·宣传对敌反攻时期 | 第41-49页 |
| ·宣传对敌反攻和扩大解放区 | 第41-43页 |
| ·宣传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 | 第43-45页 |
| ·宣传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45-49页 |
| 第四章 《抗敌报》的动员特色 | 第49-57页 |
| ·采用朴实生动的语言 | 第49-51页 |
| ·刻画生动的英雄模范人物 | 第51-53页 |
| ·利用军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 第53-57页 |
| 第五章 《抗敌报》的动员效果 | 第57-65页 |
| ·动员了军民团结抗战,推动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 第57-59页 |
|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日益壮大 | 第59-60页 |
| ·推动了根据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 第60-65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5-69页 |
| ·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 | 第65-66页 |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 第66-67页 |
|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