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民族团结教育的概述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一、民族团结 | 第18页 |
二、民族团结教育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理论 | 第19-20页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体系 | 第20-23页 |
第三节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性 | 第23-25页 |
一、教师队伍的多样性 | 第23页 |
二、学生构成的复杂性 | 第23-24页 |
三、教育环体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第四节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紧迫性 | 第25-29页 |
一、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25-26页 |
二、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的需要 | 第26页 |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第26-27页 |
四、弘扬新疆精神的需要 | 第27-28页 |
五、淡化狭隘民族意识的需要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29-48页 |
第一节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29-34页 |
一、“课堂为主、活动为辅”丰富了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知识 | 第29-31页 |
二、增强了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 第31-32页 |
三、提高了新疆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 | 第32-33页 |
四、促进了校园“和谐、团结”良好氛围的形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4页 |
一、学生认知、践行有所不足,教育目标落实不到位 | 第34-39页 |
二、民族团结教育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 第39-42页 |
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对书本依赖较大 | 第42-43页 |
四、民族团结教育验收、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物质基础相对落后 | 第44页 |
二、学生客体主体化意识较弱 | 第44-45页 |
三、学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 | 第45-46页 |
四、教师较易忽略“以学定教”的原则 | 第46页 |
五、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不足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创新新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路径 | 第48-66页 |
第一节 大力发展经济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 第48-49页 |
一、发展特色经济,加快产业的结构调整 | 第48页 |
二、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突出教育援疆的成效 | 第48-49页 |
三、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 | 第49页 |
第二节 树立“一体多元化”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第49-52页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体化”教育指南 | 第49-50页 |
二、鼓励民族团结的多元文化教育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保持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 第52-53页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基石,书写民族团结教育新华章 | 第52页 |
二、以新涌现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为正面导向,突出民族团结真实性 | 第52-53页 |
三、以暴力恐怖案件为反面教育教材,彰显民族团结重要性 | 第53页 |
四、坚决抵制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 第53页 |
第四节 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立体课堂 | 第53-63页 |
一、立足于主渠道,传递民族团结知识 | 第53-57页 |
二、利用有效资源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 | 第57页 |
三、贴近民汉大学生实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第57-58页 |
四、加强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教育 | 第58-60页 |
五、利用新媒体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的时空维度 | 第60-61页 |
六、营造民族团结的宿舍氛围 | 第61-62页 |
七、创立“民族团结教育”社团 | 第62-63页 |
第五节 健全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效机制 | 第63-66页 |
一、完善民族团结教育的验收、考评机制 | 第64页 |
二、优化民族团结的日常教育和重点教育 | 第64-65页 |
三、保证、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经费投入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一 | 第70-73页 |
附录二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