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交通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2-15页
     ·课题来源第12-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典型的交通指路标志版面形式第16-24页
   ·中国城市干道交叉.交通指路标志第16-20页
     ·国家标准第16-17页
     ·北京地区第17页
     ·上海地区第17-18页
     ·武汉地区第18-19页
     ·南京地区第19-20页
   ·发达国家城市干道交叉.交通指路标志第20-22页
     ·美国第20页
     ·日本第20-21页
     ·英国第21-22页
   ·不同版面形式的思考第22-23页
     ·确定标志的主要服务对象第22页
     ·确定标志传递的交通信息第22页
     ·确定标志传递信息的方式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交通指路标志信息认知特性第24-45页
   ·实验 1:交通人对交通指路标志信息的理解性实验第24-39页
     ·实验对象第24页
     ·实验设计第24-36页
     ·实验步骤第36-38页
     ·数据分析第38-39页
   ·实验 2:交通人对交通指路标志信息的需求性实验第39-43页
     ·实验对象第39-40页
     ·实验设计第40页
     ·实验步骤第40-41页
     ·数据分析第41-43页
   ·标志版面方案设计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标志信息认知计算模型第45-57页
   ·信息熵模型第45-53页
     ·建模思想第45-48页
     ·指标选取第48页
     ·模型构建第48-53页
   ·人因工程学模型第53-56页
     ·建模思想第53页
     ·指标选取第53-54页
     ·模型构建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交通指路标志信息认知案例第57-72页
   ·标志信息认知实验第57-62页
     ·实验对象第57页
     ·实验设计第57-59页
     ·实验步骤第59-62页
   ·标志信息认知计算第62-68页
     ·标志易于理解程度计算第62页
     ·标志满足需求程度计算第62-63页
     ·信息熵模型计算第63-66页
     ·人因工程学模型计算第66-68页
   ·认知计算结果分析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72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72-73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大修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