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9页 |
二、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 | 第9页 |
三、统计分析法 | 第9页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二章 公平与效率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的概念 | 第11-13页 |
一、公平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效率的概念 | 第12页 |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公共管理概述 | 第13-14页 |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 | 第13页 |
二、公共管理的沿革 | 第13-14页 |
三、国外对公共管理的研究 | 第14页 |
四、我国对公共管理的研究 | 第14页 |
第三节 公平与效率对公共管理的意义 | 第14-16页 |
一、公平与效率是公共管理的基础 | 第15页 |
二、公平与效率是公共管理的目标 | 第15页 |
三、公平与效率是公共管理的标准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出台背景及实施情况 | 第16-21页 |
第一节 政策出台背景 | 第16页 |
第二节 政策相关内容介绍 | 第16-19页 |
一、摇号购车的条件 | 第16-17页 |
二、摇号购车的步骤 | 第17-18页 |
三、摇号购车的政策调整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政策实施现状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一节 政策的公平性理论 | 第21页 |
第二节 政策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 第21-23页 |
一、中签不买车 | 第21-22页 |
二、买卖指标 | 第22页 |
三、曲线购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公平性指标 | 第23-25页 |
一、北京户籍购车者 | 第23-24页 |
二、非北京户籍购车者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公平性结论 | 第25-26页 |
第五章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的效率性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一节 政策的效率性理论 | 第26页 |
第二节 政策存在的效率性问题 | 第26-30页 |
一、政策本身:资源分配不合理 | 第26-27页 |
二、交通维度:能够缓解但收效甚微 | 第27页 |
三、时间维度:为建设公共交通赢得宝贵时间 | 第27-28页 |
四、经济维度: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效率性结论 | 第30-31页 |
第六章 构建完善北京市摇号购车政策的公平与效率制度体系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建立政策风险评估机制 | 第31-32页 |
一、加强评估的执行力 | 第31-32页 |
二、完善评估的内容 | 第32页 |
三、更新评估的程序 | 第32页 |
第二节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 第32-34页 |
一、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 第33页 |
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 | 第33页 |
三、强化信息沟通机制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健全廉政监督机制 | 第34-35页 |
一、健全廉政监督制度 | 第34页 |
二、选录人员公开透明 | 第34页 |
三、加强在职人员考核 | 第34-35页 |
四、提高监督人员地位 | 第35页 |
五、重视反腐工作的预防 | 第35页 |
第四节 成立民意跟踪反馈机制 | 第35-37页 |
一、建立民意回复制度 | 第36页 |
二、实现民意公开化 | 第36-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