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视角的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概况及述评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概况及述评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慕课 | 第16页 |
| ·翻转课堂 | 第16-17页 |
|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建构主义学习观 | 第17页 |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7-18页 |
| ·学习共同体理论 | 第18页 |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19页 |
| 3 慕课来袭,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第19-30页 |
| ·慕课概述 | 第19-25页 |
| ·慕课的历史溯源 | 第19页 |
| ·国内外主流慕课平台的情况介绍 | 第19-24页 |
| ·慕课的主要特点分析 | 第24-25页 |
| ·慕课对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和冲击 | 第25-27页 |
| ·慕课对国际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慕课倒逼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 第26-27页 |
| ·慕课对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挑战 | 第27-30页 |
| ·慕课打破传统课堂的封闭局限 | 第27页 |
| ·慕课冲击以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 第27-28页 |
| ·慕课迫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 第28页 |
| ·慕课使“照本宣科”无立足之地 | 第28-29页 |
| ·慕课为现有教学评价提供新思路 | 第29-30页 |
| 4 慕课视角下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 第30-40页 |
| ·搭建联盟平台,打造特色课程 | 第30页 |
| ·优化相关教学管理制度 | 第30-31页 |
| ·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 第31-33页 |
| ·开放式课堂教学概述 | 第31-33页 |
| ·开放式课堂教学的优势 | 第33页 |
| ·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体系 | 第33-34页 |
| ·建立三元策应机制 | 第34-38页 |
| ·学校层面 | 第34-35页 |
| ·教师层面 | 第35-37页 |
| ·学生层面 | 第37-38页 |
| ·理性辩证的看待慕课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