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云南夜间迁徙鸟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20页
   ·问题提出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研究第12-14页
     ·国内夜间迁徙鸟研究第14页
     ·云南夜间迁徙鸟类研究第14-15页
   ·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5-20页
     ·研究的意义第15-18页
     ·研究的内容第18-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8页
   ·鸟类迁徙聚集点的确认第20-21页
     ·历史资料收集第20页
     ·访问调查第20页
     ·实地调查第20-21页
     ·聚集点数量第21页
   ·候鸟捕获与环志第21-22页
   ·多样性及数据处理第22-23页
     ·数据来源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23页
   ·居留型划分第23-24页
   ·鸟类趋光因素及数据处理第24-25页
     ·不同季节鸟类的夜间趋光活动性调查第24页
     ·月相和气候因子第24页
     ·数据分析第24-25页
   ·社区调查及数据处理第25-28页
     ·调查区的选取第25页
     ·调查问卷表的设计第25-26页
     ·社区调查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8页
3 云南鸟类夜间迁徙聚集点概况第28-40页
   ·巍山隆庆关第29-31页
     ·自然环境第29页
     ·人文历史第29-30页
     ·鸟类研究史第30-31页
   ·南涧凤凰山第31-32页
     ·自然环境第31页
     ·人文历史第31-32页
     ·鸟类研究史第32页
   ·洱源鸟吊山第32-34页
     ·自然环境第32-33页
     ·人文历史第33页
     ·鸟类研究史第33-34页
   ·新平者奄“打雀山”第34-35页
     ·自然环境第34页
     ·鸟类研究史第34-35页
   ·新平金山垭口第35-36页
     ·自然环境第35页
     ·鸟类研究史第35-36页
   ·巧家“打雀山”第36-37页
     ·自然环境第36页
     ·人文历史第36页
     ·鸟类研究史第36-37页
   ·富宁鸟王山第37-38页
     ·自然环境第37页
     ·人文历史第37页
     ·鸟类研究史第37-38页
   ·其它鸟类夜间迁徙聚集点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4 夜间迁徙鸟类多样性第40-60页
   ·种类组成第40-42页
   ·云南省几个主要夜间迁徙聚集点鸟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第42-58页
     ·金山垭口第42-45页
     ·南涧凤凰山第45-52页
     ·巍山隆庆关(鸟道雄关)第52-57页
     ·富宁鸟王山第57-58页
   ·多样性分析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5 云南夜间迁徙鸟居留型及分布型第60-66页
   ·居留型第60-63页
   ·分布型分析第63-64页
   ·小结第64-66页
6 夜间鸟类趋光活动的影响因素第66-71页
   ·季相对鸟类夜间趋光活动性的影响第67-68页
   ·月相和气候对夜间网捕迁徙候鸟的影响第68-70页
     ·月相第68-69页
     ·雾第69页
     ·风向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7 云南夜间迁徙鸟类的保护管理第71-83页
   ·云南省夜间迁徙鸟受胁现状第72-73页
   ·现场调查第73-81页
     ·富宁鸟王山问卷调查第73-79页
     ·开远大黑山第79-80页
     ·洱源罗坪山风电场和大理大风坝风电场第80-81页
   ·保护建议第81页
   ·小结第81-83页
8 讨论和结论第83-90页
   ·讨论第83-87页
     ·云南候鸟夜间迁徙路线第83-84页
     ·各类群鸟类的趋光性第84页
     ·迁徙聚集点间的鸟类相似性分析第84-86页
     ·季节和风向对候鸟趋光的影响第86-87页
   ·结论第87-90页
附录1第90-104页
附录2第104-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池流域富磷区磷流失特征及控磷植物群落恢复研究
下一篇: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