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趋势下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现代农业 | 第15页 |
·农村职业教育 | 第15-16页 |
·县级职教中心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历史研究法 | 第16-17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 第18-27页 |
·现代农业特点 | 第18-19页 |
·经营模式集约化 | 第18页 |
·发展可持续化 | 第18页 |
·生产技术科学化 | 第18-19页 |
·产业化和商品化 | 第19页 |
·农民知识化 | 第19页 |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科学技术和生产装备相对落后 | 第20页 |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组织化、商品化程度低 | 第20页 |
·支撑体系不健全 | 第20-21页 |
·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 | 第21页 |
·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第21页 |
·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 | 第21-22页 |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 第22-25页 |
·科技化、生物化 | 第22-23页 |
·品牌化、国际化 | 第23页 |
·市场化、标准化 | 第23页 |
·产业、部门融合化 | 第23-24页 |
·农产品安全化、环保化 | 第24页 |
·农民职业化、组织化 | 第24-25页 |
·数字化、智能化 | 第25页 |
·新型农民的基本素质 | 第25-27页 |
·服务农业的热情 | 第25页 |
·终身学习能力 | 第25-26页 |
·先进生产技术的操作能力 | 第26页 |
·现代农业销售、管理知识 | 第26页 |
·创新和合作意识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现状 | 第27-35页 |
·县级职教中心的产生与发展 | 第27-28页 |
·县级职教中心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 第28-30页 |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之需 | 第28-29页 |
·解决“三农”问题之需 | 第29页 |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之需 | 第29页 |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之需 | 第29-30页 |
·县级职教中心的特征 | 第30-32页 |
·综合性 | 第30页 |
·统筹性 | 第30页 |
·区域性 | 第30-31页 |
·开放性 | 第31页 |
·服务性 | 第31页 |
·示范性 | 第31-32页 |
·辐射性 | 第32页 |
·目前县级职教中心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资金投入不足,有效利用率不高 | 第32页 |
·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专业设置脱离当地经济,涉农专业重视不够 | 第33页 |
·办学模式僵硬、封闭,办学方向偏离 | 第33页 |
·招生困难,就业不畅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县级职教中心与现代农业关系研究 | 第35-41页 |
·县级职教中心在农村经济社会中的主要功能 | 第35-36页 |
·信息交流中心 | 第35页 |
·科技推广中心 | 第35-36页 |
·试验示范中心 | 第36页 |
·文化传播中心 | 第36页 |
·县级职教中心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 第36-39页 |
·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与科技创新 | 第36-37页 |
·完善农村经济体系,改进农业产业结构 | 第37页 |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 | 第37页 |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 第37-38页 |
·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 | 第38页 |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38-39页 |
·现代农业对县级职教中心的影响 | 第39-41页 |
·影响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 第39页 |
·促进县级职教中心自身改革 | 第39页 |
·为县级职教中心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 第39-40页 |
·加强县级职教中心与外界的合作交流 | 第40页 |
·提高县级职教中心影响力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现代农业趋势下县级职教中心支撑体系建设 | 第41-47页 |
·树立正确的农村职业教育观念 | 第41-42页 |
·转变轻视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 | 第41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41页 |
·树立为农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理念 | 第41-42页 |
·强化农产品安全与资源环境教育 | 第42页 |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 第42-44页 |
·制度保障 | 第42-43页 |
·资金保障 | 第43页 |
·信息保障 | 第43-44页 |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 第44-47页 |
·统筹协调 | 第44-45页 |
·政策辅助 | 第45页 |
·宣传服务 | 第45-46页 |
·引导监督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现代农业趋势下县级职教中心内部改革 | 第47-54页 |
·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 | 第47-48页 |
·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 第47页 |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办学目标 | 第47页 |
·借助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 第47-48页 |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 第48-49页 |
·加强涉农专业建设 | 第48页 |
·根据农民和现代农业实际需要开发课程、编写教材 | 第48-49页 |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新兴专业 | 第49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49-51页 |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 第49-50页 |
·及时更新教师专业知识 | 第50页 |
·选聘优秀农业人才到校任教 | 第50页 |
·提高条件待遇留住优秀人才 | 第50-51页 |
·强化对农民的组织引导 | 第51-53页 |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 第51页 |
·送教下乡,加强农民培训 | 第51-52页 |
·组织农民,成立农民合作性组织 | 第52页 |
·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指导 | 第52-53页 |
·完善实训基地和现代专业农场建设 | 第53-54页 |
·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 第53页 |
·完善现代农场建设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