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文学史、文学思想史论文

韦勒克文学史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 研究目标及方法第15-16页
一、韦勒克文学史观的基本范畴第16-26页
 (一) 文学史的性质第16-18页
 (二) 文学史的研究方法——“透视主义”第18-21页
 (三) 文学史的具体任务第21-22页
 (四) 文学史中的“进化”概念第22-24页
 (五) 文学史的分期第24-26页
二、韦勒克文学史观的关键概念第26-35页
 (一) 巴罗克第26-28页
 (二) 古典主义第28-30页
 (三) 浪漫主义第30-31页
 (四) 现实主义第31-33页
 (五) 象征主义第33-35页
三、韦勒克文学史观的理论来源第35-47页
 (一) 现象学文论第35-38页
  1. “意向性的客体”第35-36页
  2. “作品层次论”第36-37页
  3. “具体化”概念第37-38页
 (二) 结构主义语言学第38-41页
  1. “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第39-40页
  2. “文学性”和“陌生化”第40-41页
 (三) 英美新批评第41-47页
  1. “有机整体观”第42-44页
  2. “非个人化”理论第44-45页
  3. “文学本体论”第45-47页
四、对韦勒克文学史观的思考第47-56页
 (一) 韦勒克文学史观的价值第47-50页
  1. 将文学史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第47-48页
  2. 立足整体性研究第48-49页
  3. 具有历史主义精神与发展辩证眼光第49-50页
 (二) 韦勒克文学史观的局限第50-52页
 (三) 对当下文学史写作的反思第52-56页
  1. 新文学史观的出现第52-54页
  2. 文学史的写作实践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批评的话语价值及限度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