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基本观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论文基本观点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涵义及分类 | 第15-19页 |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涵义 | 第15-16页 |
·消费观的分类 | 第16-17页 |
·节俭消费观 | 第16页 |
·奢侈消费观 | 第16-17页 |
·适度消费观 | 第17页 |
·当代社会倡导的消费类型 | 第17-19页 |
第3章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19-27页 |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9页 |
·调查问卷分析 | 第19-25页 |
·消费水平调查 | 第19-21页 |
·消费结构调查 | 第21-23页 |
·消费方式调查 | 第23页 |
·消费动机调查 | 第23-24页 |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行为不同于其他群体行为的特点 | 第24-25页 |
·从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行为看消费观的变化 | 第25-26页 |
·从消费来源看:依赖型、部分依赖型、独立型 | 第25页 |
·从消费水平看:草根型、计划型、贵族型 | 第25页 |
·从消费方式看:冲动型、后悔型、理智型 | 第25-26页 |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合理性 | 第26页 |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4章 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5页 |
·自身因素 | 第27-28页 |
·个人形象对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27页 |
·同辈群体对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27-28页 |
·攀比、虚荣心理对女研究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28页 |
·社会因素 | 第28-30页 |
·奢侈消费对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失范作用 | 第28-29页 |
·就业排挤压力对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29页 |
·贪污腐败等不良风气对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29-30页 |
·大众传媒的影响 | 第30页 |
·经济因素 | 第30-32页 |
·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30-31页 |
·家庭的优越条件为女研究生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31页 |
·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对女研究生消费观的影响 | 第31-32页 |
·教育因素 | 第32-35页 |
·学校消费观教育缺位 | 第32页 |
·家庭教育存在弊端 | 第32-33页 |
·自我教育存在偏差 | 第33-35页 |
第5章 加强和改进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教育的对策 | 第35-44页 |
·加强自我教育,引导女硕士研究生树立适度消费观 | 第35-36页 |
·通过自我评价找到自身消费问题 | 第35页 |
·通过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适度消费观念 | 第35-36页 |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引导女硕士研究生树立绿色消费观 | 第36-38页 |
·倡导全民节俭适度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 | 第36页 |
·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 | 第36-37页 |
·倡导性别公正意识,营造重视女性人才的社会风气 | 第37-38页 |
·发挥家庭的示范作用,引导女硕士研究生树立理性消费观 | 第38-39页 |
·端正消费价值取向,树立良好消费榜样 | 第38页 |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合理供给女硕士研究生费用 | 第38-39页 |
·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互相配合 | 第39页 |
·加强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引导女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第39-44页 |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第39-40页 |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 第40-41页 |
·发挥“三个榜样”的作用 | 第41-42页 |
·做好“两个结合”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附录Ⅰ:女硕士研究生消费观调查问卷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