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的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6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8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8-24页 |
·教育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 | 第19页 |
·会计教育培养目标设定方面的问题 | 第19页 |
·会计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的问题 | 第19-20页 |
·会计教育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 | 第20-22页 |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的问题 | 第22-23页 |
·教师能力及考评方面的问题 | 第23-24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教育管理者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正确认识 | 第24-25页 |
·教育管理者缺乏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综合分析 | 第25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职教育的冲击 | 第25-26页 |
·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改变 | 第26-27页 |
第3章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27-31页 |
·英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 | 第27-28页 |
·德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 | 第28-29页 |
·美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 | 第29-30页 |
·终身教育理论注重传授学习方法 | 第29页 |
·强调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 第29页 |
·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及实践技能的培养 | 第29-30页 |
·国外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经验借鉴 | 第30-31页 |
第4章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改革对策 | 第31-50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管理理念改革 | 第31-32页 |
·树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价值观 | 第31-32页 |
·建立政校企紧密结合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 | 第32页 |
·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置要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 第32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改革 | 第32-35页 |
·准确定位会计职业基础能力目标 | 第33-34页 |
·准确定位会计职业综合能力目标 | 第34-35页 |
·我国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 第35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 第35-38页 |
·完善高职会计教育课程体系 | 第35-36页 |
·构建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 第36-38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 第38-40页 |
·教学方法的改革 | 第38-39页 |
·教学手段的改革 | 第39-40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 | 第40-42页 |
·形成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同时进行 | 第40-41页 |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辅相成 | 第41页 |
·以学生为本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人文化 | 第41-42页 |
·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 第42-45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组成 | 第42-43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 第43-45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 第45-47页 |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 第45-46页 |
·为教师创造教育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 第46-47页 |
·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 | 第47页 |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条件建设改革 | 第47-50页 |
·加大校内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的力度 | 第47-48页 |
·校企合作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 | 第48-49页 |
·开发应用型教材 | 第49页 |
·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 第49-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不足 | 第51-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